高校的综合排名,注定了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众多人眼里武书连的、软科的、校友会的排名都不“靠谱”,因为他们都没有把每一个人认为“厉害”的高校排在“正确”的位置,所以不靠谱。
即便基于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的结果,计算出的大学排名与武书连、校友会、软科三个排行榜,几乎没什么出入,仍然无法说服一些人,中国的大学排名,永远都在变化之中这样一个事实。
闭目塞听,对所有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榜都不接受的人,列举的“事实”有很多,重点高校历年获得的科技三大奖,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清华大学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被网友们热传的,2000年至2019年各主要高校三大奖排名情况。
在这份统计了20年时间跨度的获奖数据中,我们只能得到一个20年来累积的结果,不能得出一个最接近现时状态的结论。无法从一个学校20年总计拿了多少奖,由此来判断它现在怎么样,显然只能得出这20年来它怎么样的结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20年里,有些高校总有浮沉,拉到更长的时间跨度,会掩盖一些变化着的事实。
20年里高校三大奖排名(部分)
在这里选取争议最大的,被认为C9联盟中“没落”了的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被认为只是“网红”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来做一个对比。首先强调一点,被认为“没落”,是一个假设,笔者不对此抱有任何先入为主的看法。
在20年的区间里,浙大以101个奖的明显优势领先,哈工大74个排在第二,华科72个排在第三,西安交通以69个排在了第三。
综合来看,比起其他三个高校,浙大的优势过于明显,考虑到科学技术奖的含金量太大了,相信,这已经足以证明浙大是个硬核“网红”,有颜还有料。
而我们据此判断另外三所数量差别不大高校的实力,恐怕有失偏颇。让我们结合下2019年这一年三所高校的获奖情况,或许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2019年各高校获奖排名
从上面这个榜单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放在20年的区间里,华科只是位列第二,但是2019年,也就是最近的这一年,华科拿到了多达5个奖,与北航、湖南大学并列了年度的第3,仅次于清华和上海交通大学。
而这一年的西安交通和哈工大,分别只拿了2个,两所学校加起来,还不够华科一所学校的多。如果,您还觉得这个数字不够鲜明,那么我们可以继续看2018年,这三所学校的对比情况。
在2018年华科获得了6个奖项,而同年西安交通大学是5个,哈工大是3个。华科和西安交通大学比哈工大都有明显的数量优势。
西安交通大学
如果时间回到2014年,我们再来看从2000年到2014年,15年的区间里,三所学校获得“三大奖”的情况如何?
经过统计的结果显示,哈工大以55个领先,华科是49个,西安交通是46个。哈工大领先西交9个,领先华科6个;华科领先西交3个,让我们记住这3个数字。
由此可以倒推出,从2015年到2019年的5年间,哈工大与西交的差距从9个变成了5个,与华科的差距从6个变成了2个。很显然,哈工大被西交和华科追上来了4个,而华科领先于西交3个的数据却没有任何改变。
如此含金量高的奖项,很多名牌高校一年都很难拿到1-2个奖项,哈工大被追赶赶上来4个,境况令人担忧。
如果以华科为参照,西安交通大学与华科基本同步,被认为没落了,显然没有道理。但是哈工大被华科和西安交通大学在“三大奖”上赶超上来4个,却是事实。
哈尔滨工业大学
虽然笔者不能立即就得出,与西安交通大学和华科相比,哈工大近几年就没落了,但是从获奖情况来看,不得不让人有这样的担忧。
简单地说,如果哈工大不能继续保持领先华中科技大学2个、领先西安交通大学5个奖的差距,这足以证明,哈工大与西安交通和华科相比,正在没落;同样的道理,如果华科不能保持领先西交3个奖的优势,也足以证明相对西安交通来说,华科在没落。
考虑到这样的自然科学奖项,对北大、人大、复旦、武大这样以人文社科见长的综合大学不甚友好,这里就不列举武汉大学作为比较。大部分人都不会以没有获得自然科学奖为由,质疑北大、人大、复旦和武大的实力。
华中科技大学
如果要通过对比“三大奖”来评估工科高校的实力,显然是要用一个动态的观点去考虑这个问题,而不应当一股脑的去考虑,这“几十年”里这些高校都拿了多少个奖。
这道理就有点像,如果有一个人比你更富裕,我们不能马上就得出,他赚得比你多这个结论,有可能是他在更早前就拥有了一笔财富,相信大家都能接受这个道理。
动态而不是静态地去看高校“三大奖”排名,显然更加接近这个问题的本质,那就是这些工科高校究竟哪个更有实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