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巴西是如何超越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疫情大国的

巴西是如何超越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疫情大国的

1967年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首次出版,正是这部小说开启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此拉美开始被世人誉为魔幻大陆。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际拉美再次让人见识到了魔幻的一面,因为这块大陆连抗疫都是魔幻的。作为拉美第一大国的巴西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几乎就是魔幻大陆的魔幻中心。迄今为止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中只剩四国尚未发现疫情,可即使是这四国也必须在如今全球疫情大爆发的背景下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所以现在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领导人民抗击疫情,不过各国领导人在抗疫战争中的表现可就千差万别了。

如果要评选疫情期间全球最不靠谱的政府领导人,那么也许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过其实还是有个人能和特朗普角逐全球最不靠谱领导人的。这位就是有“南美特朗普”之称的巴西总统雅伊尔·梅西亚斯·博索纳罗。事实上巴西有太多机会可以遏制疫情的蔓延:2月份正是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同时作为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中国的邻国也开始爆发疫情。然而后来意大利的确诊病例超过了韩国,再后来美国又超过了意大利。相比之下巴西直到2月26日才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如果这时巴西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是完全来得及的。

然而当时的巴西和西方国家一样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当时的巴西完全没把新冠疫情视为是一场全球性疫情,而是以为这和自己无关,所以也没采取任何切实有效的防疫措施。三月初欧洲疫情开始扩大:意大利、法国、德国先后爆发。巴西和欧洲的接触非常多,所以这对巴西意味着风险正在靠近。这时巴西的很多邻国都陆续采取了封城措施,然而此时的巴西总统仍没当回事。据一位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对外汉语老师张楠反映:欧洲疫情爆发时当地华人社区就开始抢购口罩、储备生活物资;相比之下当地居民丝毫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张楠生活的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疫情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所以她为减少出门在家里储备了半个月的生活物资。然而当地居民并没做到严格的居家隔离,一些人甚至还抱有“病毒会被高温热死”的观念,因此防疫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天气炎热的巴西戴口罩很闷,所以巴西人平时对戴口罩其实是比较排斥的,可这不是疫情特殊时期吗?不过相当一部分巴西人并没把病毒放在心上,所以出门逛街、遛狗、打球的人依然很多且基本不戴口罩。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迫使巴西不得不在封锁边境、限制入境等管控措施方面采取逐步从严的方式。

从3月18日起巴西陆续关闭了与委内瑞拉、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的边境,从23日起开始禁止部分国家公民搭乘国际航班入境巴西,30日起这一范围扩大至所有不持有巴西身份证的外国公民。3月20日巴西还通过了公共灾难状态法令,预计将持续到今年12月31日。然而在巴西推行一系列防疫举措的过程中总统博索纳罗为公众做了一个相当不好的榜样:巴西和美国一样是联邦制国家,所以巴西总统并不能完全决定巴西的国家政策走向,各地的州长、市长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很多地区在总统不作为的情况下已开始自发采取了停工停学的措施。

然而作为国家一把手的博索纳罗居然公开站出来指责各地采取的这些防控措施。身为巴西总统的博索纳罗带头违反隔离政策:他不带口罩、大搞集会。他在首都街头与支持者见面,号召大家抵制国家的封城政策,呼吁国家“回归正常”,尽早复工复学。4月8日这位被称为“巴西特朗普”的总统在当晚的全国电视讲话中表示:“拯救生命和保住工作一样重要,我们需要兼顾抗击疫情和降低失业率”。《经济学人》杂志因此批评博索纳罗以一己之力破坏了政府控制疫情的努力。4月9日博索纳罗在一次视察商铺的活动中依然未戴口罩,还与多位员工拥抱合影。

博索纳罗在公开讲话中多次与地方实施的隔离措施唱反调。这位将新冠病毒比作“小流感”的总统多次淡化病毒危害,呼吁只需隔离老年人,以缓解防疫对经济的损害。在博索纳罗总统的干扰下巴西的防疫措施是比较混乱的:在联邦政府层面总统跟卫生部长在应对疫情方面的态度、措施做法都是不一样的。总统抗疫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保经济”,所以不主张全民隔离举措;卫生部长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更多是从医疗卫生的角度出发,立场更加积极主动。博索纳罗就像和特朗普商量好了似的拒绝采取任何措施。也许是觉得只在巴西国内这么闹没意思,所以他在三月初带着一行人去美国访问。

3月12日博索纳罗在新冠病毒检测中被查出呈阳性,然而很快又传来了传来戏剧性的消息:原来博索纳罗没感染。关注我们国内的病例数据的人可能听说过一个词叫“假阴性”,事实上检测结果也可能出现假阳性。也就是说检测结果并不是百分百绝对准确。所以包括我国在内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至少需要进行间隔24小时以上的两次检测。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才能确诊,反之两次均呈阴性基本可以排除嫌疑,如果两次检测结果为一阴一阳就需要进一步增加检测次数。第一次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博索纳罗在后来的检测中又被检测出阴性,但他仍采取了预防性的自我隔离措施。

博索纳罗在隔离期间并未出现任何新冠肺炎症状,事实上他一直在通过远程手段继续工作。尽管新冠病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然而从3月12日至今两个多月都没什么事,所以目前基本可以排除博索纳罗被感染的可能性。侥幸躲过病毒的博索纳罗丝毫没从这次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嘚瑟起来。然而就在3月12日当天随同博索纳罗一同访问美国的随行人员中有一位名叫瓦金加藤的公关秘书被确诊。瓦金加藤被确诊后巴西总统随访团的成员中又有多人陆续被确诊,当时随博索纳罗访问美国的随行人员中陆续有23人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博索纳罗可不管谁被感染了,只要自己没被感染就继续嘚瑟。博索纳罗一行人回国时巴西的累计确诊病例只有不到600人,也就是说这时巴西的疫情并不严重,如果这时的巴西能采取严厉措施遏制疫情的传播扩散其实还是来得及的。同一时期欧洲的疫情已愈演愈烈,这意味着巴西事实上面临巨大的境外输入压力。一个自身疫情并不严重却面临巨大境外输入压力的国家最务实的选择本该是采取一切手段尽可能遏制疫情,然而博索纳罗却在继续号召民众站出来举行“反封锁”集会。甚至连之前一直对防疫工作不上心的美国也在3月13日进行了防控升级,然而巴西却依然没任何改变。

四月初巴西的疫情形势开始恶化,博索纳罗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比经济正常运转更重要的了“。经济是博索纳罗重要的一张牌。2018年没深厚政治基础和资本的“局外人”博索纳罗就是凭借反腐和经济改革上台的。如果经济受到重创,那么对他的执政威望和政治前途都是非常大的损失。博索纳罗也就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始终反对任何封锁隔离措施。四月中旬美国的疫情已非常严重了,然而博索纳罗却丝毫没从中得出任何经验教训。终于巴西卫生部长对他的行为看不下去了,然而博索纳罗却在4月16日把宣布要采取全面隔离措施的卫生部长解职。

巴西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失配:一是决策机构的失配。在联邦政府的决策层面总统和卫生部长为首的积极派存在不相配的情况,影响到决策和执行;二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失配,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配合。在具体的防疫政策的落实、相关物资的调配等方面这两个失配都使情况变得极为复杂。在这么重大的公共安全卫生问题上这两个失配造成联邦和地方政府无法形成有效合力,最终影响到抗疫效果。事实上巴西防疫不力在相当程度就源于效力的缺失和政策一致性问题。除了决策和操纵层面的因素之外巴西的防疫工作也面临客观环境的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人类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传播介质的,所以减少人际接触就是遏制疫情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地广人稀的国家在这场疫情中就相当于拥有阻隔疫情蔓延的天然地理屏障。也许在某些人的印象中巴西也算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然而这种认识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巴西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和西部的稀疏草原则是人烟稀少的地区,所以巴西尽管平均人口密度不算大,但在人口集中分布的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中其实人口是相当稠密的。巴西城市化率超过了85%,全国绝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分布在像里约热内卢这种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中。

里约热内卢等东南沿海的大城市恰恰是巴西国内疫情最严峻的地区。巴西和印度一样是一个贫富两极分化的国家:在里约等大城市中同样分布着和印度类似的贫民窟。贫民窟是贫困人口大规模聚集的地区。居家隔离、社交距离在这里几乎就是一句空话,贫民窟脏乱差的环境恰恰是最适合病毒滋生的。巴西的贫民窟和印度的贫民窟一样都成为了本国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风险点。被总统博索纳罗解职的巴西前卫生部长曼德塔在此之前曾预测:巴西疫情可能在4月到6月之间呈快速增长态势,巴西将有可能成为感染新冠肺炎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巴西的疫情发展趋势似乎正在验证曼德塔的预言:4月30日22时巴西的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反超中国。在经过整个五月份之后巴西的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499966例,死亡28849例,治愈205371例,现有病例264746例。如今巴西的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又一个疫情大国。同时巴西的单日新增病例也已突破3万,这一新增速度已超过美国,成为目前全球病例新增速度最快的国家。即使是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也并不能完全反映巴西疫情的真实情况,因为防疫物资和检测试剂的严重缺乏使真实情况可能比对外公布的数据更为严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86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