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兜兜的时尚奶奶,欢迎各位家长们转发、点赞我的文章~
“先爬后走”的宝宝,和“不爬就走”的娃,这3点区别父母知道吗
很多家长因为缺乏经验或是一些其他原因,会错过孩子的"爬行敏感期"。等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晚了,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区别会很明显。
养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天,细心的家长都可以见证孩子的变化。为人父母者,最欣慰的时候莫过于娃的第一声“爸爸,妈妈”,和第一次蹒跚学步。
在小区散步时,经常会在不经意听到一群奶奶姥姥们在聊天:“我家孩子可厉害着呢,扶着桌子就能自己走,没爬就开始走了。”
这句话一出口,其他奶奶外婆们眼中就纷纷流露出羡慕的目光,确实在他们观念里,娃跳过爬行这个阶段直接走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难道“3翻、6坐、7滚、8爬、周会走”这句最经典的育儿老话难道是错的吗?当然不是。那么,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娃,究竟有哪些区别呢?父母了解过吗?没有了解过的家长请耐心的读完。
在这3个方面,二者的区别很明显
- 身体协调性不一样
宝宝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就像孩子需要经过爬行后才学会走路,急于让孩子练习走路略过爬行这一阶段,会让孩子的小脑没有很好的进行发育,等孩子长大后身体协调性不够好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会好奇过有些人“顺拐”的现象,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小时候爬行训练较少。
多多爬行能够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比起经过爬行训练的宝宝身体协调性方面自然是要更胜一筹的。
- 大脑发育不一样
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密切的配合,能够建立大脑之间神经元的联结,而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联结越多,孩子的大脑也就越“灵活聪明”。
图源网络
婴儿由躺着到爬行空间位置的变化让宝宝接触更多声音和事物刺激,有利于听觉、视觉及神经系统和感官平衡器的发育。
同时宝宝的思维、语言和想象能力都相应的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说爬行有助婴儿大脑发育。
- 探索欲望不一样
宝宝在爬行中能够使运动、神经等系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而这为他们更早、更好地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
别小看了这点差别,幼年的细节在固化后会形成习惯。等到以后,宝宝会将这些学习经验转化为好奇心,比起没有经过爬行训练的宝宝,这类孩子探索的欲望更加强。
孩子“不爬就走”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为什么有的宝宝直接跳过了爬行阶段,而直接进入到学步阶段呢?主要是这三个原因造成的。
- 宝宝自己不想爬
有些宝宝不愿意学爬,但是腿部力量很强且平衡感特别好,那么宝宝就可能会直接学走路,而跳过爬行这个阶段。
- 家长不想让宝宝爬
有些家长想要让孩子早一些走,于是经常掐着宝宝腋下让宝宝学着站立,或是买来学步车把宝宝放在里面让宝宝“试水”,逐渐练习走路,那么宝宝自然就错过了爬行的阶段。
还有一些家长是对宝宝太过于呵护,担心宝宝爬行会摔着、磕着或是碰着,每当宝宝刚刚想爬时,就立马给抱起来,导致孩子缺失了很多的机会。
- 病理因素
如果宝宝发育落后,且四肢协调能力差,就会出现爬行困难的现象,宝宝会感觉走相对来说更简单,就会对爬有所抗拒。
但是这种情况下,宝宝不仅不会爬,像翻身、行走等协调性运动也均会出现异常。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尽快到医院的儿童康复科接受专业指导,以免影响宝宝今后的生长发育。
宝宝爬行有规律,父母不要“跨越”
在孩子七八个月大时,已经萌发了爬行欲望,多数以匍匐爬行为主。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宝宝需要一步步成长,这是一个不能“跨越”的过程。
家长在平时也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爬行。一位育儿专家和我说宝宝六个月大的时候,就有了上肢支持和向前伸展的能力。
而七个月是宝宝爬行的重要时期,这时,宝宝就开始出现爬行的动作,但是只靠宝宝自己的力量还比较吃力。家长可以用双手试着轻推孩子脚底,前面用玩具逗引宝宝,让其向前尝试做爬行活动。
同时,家长也要为宝宝爬行做好环境改变,将房间里宝宝容易碰到、摔碎的危险物品拿走,如热水瓶、花盆、玻璃器皿、剪刀等等这些潜在危险的东西收起来,避免会误伤宝宝。
掌握孩子的爬行敏感期
父母对这件让孩子爬行这件事没有那么重视,对孩子的爬行练习太少,不会刻意去训练,也就错过了孩子的“爬行敏感期”。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面对孩子的“奇怪”举动,应及时捕捉信息,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特质。
有心的父母都能培养出一流的孩子,事实上,在孩子0-6岁这个期间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敏感期。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捕捉孩子敏感期》的书就很不错,书中以年龄作为分割点来探讨儿童所处的敏感期阶段。
旨在挖掘儿童内在的成长意义,看完之后,我也对儿童敏感期的知识了解的很详细,书中也教了各种科学的教育手段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父母可以看一看。
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的作者既是一位母亲也是儿童教育的研究者,从她文章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有儿童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这本书价格也很优惠,现在只要29.8元,建议家长们都来看一看,毕竟,捕捉儿童教育的敏感时期,才不会错过让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
点击下方“去看看”就可以查看购买↓↓↓
这套书是有关于家庭教育方法的育儿书,一套共有五册,帮助父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作者研究了家庭教育近20年,有效的解决了不少父母的棘手问题。这套书相信也会对父母有指引意义。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一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