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淘气的孩子,长大就能好?人格缺陷和行为放纵,往往是溺爱的后果

淘气的孩子,长大就能好?人格缺陷和行为放纵,往往是溺爱的后果

一、淘气的孩子,长大就能好?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小霸王可以说是“打遍小区无敌手”的小女孩:霸道和无理到什么程度?在外面玩别人的东西说抢就抢,别的孩子家长说她两句,倒地就打滚还委屈的要命。

滑梯必须她先玩,有在她前面的一把就推开不管不顾。看孩子的是她奶奶,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奶奶比孙女还小孩,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不去指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举止。

还总是心疼孩子说别趴地上、别哭奶奶心疼。别人指指点点的候,总是气定神闲的说:孩子小时候都这样,长大就好了,现在和她讲道理她也听不懂。

如果不去网上搜一下真不知道,关于“熊孩子”的事迹还真是很多。去看了一下真是大跌眼镜,简直到了危害财产安全和别人人身安全的地步。

这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嘛?感觉就像一颗危害社会的毒瘤,越长越大,无法无天到了随意践踏社会规则和别人生命尊严的地步。

随着2015二胎政策放开后,每个小区的娃娃迅速增多。但看孩子好像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居多。现在的孩子都宝贝的很,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但如果在小区里一起玩发生的纠纷,到底退不退让就成了问题。

真如那位奶奶说的,孩子的行为长大后就真的自己变好了?我不信这样的孩子他们未来会变得更好。

二、人格的缺陷和行为的放纵往往就是溺爱的后果

用简单明了的几句话概述中国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书中提出的观点:养育孩子可以给予充分的亲情和衣食无忧的生活,但这不让我们去宠溺孩子。

做父母的应该端正自己的对孩子的扶养态度及抚养方式。而由于溺爱产生无原则的放纵抚养方式,会使得孩子变得自私与任性。

孩子不仅是行为张狂,更是人格的缺陷,所以作为父母应该谁也不想用自己的教育过失来拿孩子的未来买单吧?

三、被溺爱的孩子,多是毁于这三点

那么宠溺的抚养方式会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会助长孩子善意欺骗和表演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墨兰就是善于在父母面前演戏,自己犯了错也想通过一贯装可怜博取父母的同情,这样不去受到父母的批评。

有一个片段里姐妹三个一起在孔嬷嬷面前受教导,墨兰处处想拔尖、还很会演戏去博同情、更善于为自己犯了错误找理由。

如兰性子直看不惯她假惺惺的做派,三个人因为吵架都被处罚了。所以请来他们的父亲,面对父亲的说教,墨兰巧舌如簧的说这样只是想变得更好,为家族争光让父亲脸上有面子。这位爹爹一听这话感动到哭,还去表扬她。

孔嬷嬷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他的姐妹也很努力,不是你学好了她们就不用学了。向你这样孩子只是在试探法律的底线,犯错了总是不找自己的理由,把错误强加给别人的同时还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很多,我的女儿也总是在抢了弟弟的玩具后,我批评她的时候强词夺理的说是弟弟总是在玩面前炫耀又不给我分享我才会抢的。这种能说会道“戏精”附体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总是因为想爱她而总是事事宽容,放任她的环境里产生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爱也是有底线和边界的,不要因为孩子看着又小又单纯而溺爱他们。这样反而让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变成了善于表演和爱演的人。

我们父母要及时去识破他们的小动作和心思,要有基本的教育底线和格局。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触碰法律边缘,也不会将来老了被他们骗得团团转。

2、会造成人的低能,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较差

溺爱长大的孩子吃不了苦受不了打击,可能面临逃学辍学的问题。他们的学业、职业、以至于以后的家庭都会面临危机。这样没有生产技能和学识,很容易啃老混日子。

当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是用犯罪的手段达到目的。一次次的不去改正也不听劝阻,他们的人生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会造成人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未成年人犯罪是个大问题,而且会成为惯犯。就是因为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没有进行教育,这样他们脑子里没有底线形成了错误的观念。

这样一直下去会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愧疚感和羞耻心,不会理性的反思和认识错误。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做什么事情只凭着自己的本能,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一错再错。

每个生物都会趋利避害,这个调皮的孩子更加精通。孩子的真正成长不止是身体方面的,还有观念和认知的增长。只有让他们知道触犯到底线就是要得到惩罚,让孩子感到害怕产出敬畏感。

四、避免“溺爱”,做合适的带养人、底线思维、"学习型"父母是关键

作为父母怎么去避免过度而有害的溺爱,给孩子理性健康的爱?

1、做“学习型”父母,永远比孩子“高明一点”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么听话和懂事的,有的孩子天生调皮好动还很聪明。所以可以理解带孩子的人的辛苦,往往因为这样的孩子管不了也管不住而让他为所欲为。

但作为父母不能不去学习,要记得多去看有关孩子心理学的书籍。还要多去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心里发展的情况是什么,作为父母的要知道怎么去应对。

养孩子比生育孩子要重要的多得多,特别是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所以父母必须要比孩子聪明,他出难题你要知道怎么去合理的应对。不要说找不到这样的书不知道怎么学习,现在是网络时代只要想学总会学到,只是你懒而已。

2、选择合适的带养人。"有毒"的带养者,坚决不要

现在老人已经进入带孩子大军的队伍,有的父母可能知道老人会溺爱孩子还可能会有很多的性格缺陷和教育陋习,但还是选择让老人去帮带孩子。

这样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认识很多没用只要安全就可以,给孩子好的生活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只有我的事业发展好了,孩子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里历程。

其实无数个例子告诉我们:可能父母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得控制不住,甚至管不了孩子了。特别是对于0—6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带养人很关键,不要不相信也不要去赌。

3、坚守教育的“底线”思维

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有底线的,因为做人都要有底线。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遵守社会秩序和规章制度,不能碰触的原则不要碰,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生活和各个方面。

被溺爱的孩子,他所在的家庭一定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他们只会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各种不合常理的要求。

发现孩子有错误行为不去制止的让他自由发展。这样只会毁掉孩子,因为这样的小习惯可能会伴随他一生,不要等不收拾了再去后悔。

五、溺爱的心理逻辑,还包括成年人对自己的放纵与弥补

我们之所以溺爱和放纵孩子,往往是在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和亏欠。

我们既不能过度的去控制孩子,也不能去过度溺爱。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有权利享受自己的人生,做父母的不能去剥夺和过多的侵犯。

小区里一位奶奶特别宠爱孙女,原因就是她自己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她是家里的老大。不止要帮父母干活,还要照看弟弟妹妹,吃苦受累的都是她,向现在孩子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连想都不敢想。所以有了孙女,她就想把她当年没有做到事情都弥补到孙女身上。

我身边还有个这样一个朋友,也算成功人士。有了孩子就一发更不可收拾,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衣服、鞋子、贵族幼儿园、最贵的玩具、想去哪去哪…就是因为他小的时候特别

穷,受了很多的苦。童年一天也没有享受不说,在成长道理上一点也不顺。所以早早的发下誓言有了孩子,一定要给他最好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时光不会倒流,我们童年也能不幸福、也有很多不甘心地方,但也永远的回不去了。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小时候的影子,用溺爱的方式和补缺自己当年的遗憾。

我们要做一个会反思的父母,这样也是避免溺爱的关键

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不是因为我们童年不幸而重生的。他们会有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也许在某一方面和我们小时候经历很像,但绝对不会重合我们的童年。

不用去管我们童年怎么样,也不能拿自己的童年当做借口而去放纵孩子,其实说白就是大人对自己的自我放纵。

爱孩子最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他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里。在育儿这件事上面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时刻要防止溺爱孩子的行为。

因为现在的孩子虽然小,但随着他们越长越大就会有自己的家庭,也会融入社会。我们作为父母有权利也有义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20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