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换一个角度!乌方亲历者讲述瓦良格出售细节,俄罗斯想买没钱

换一个角度!乌方亲历者讲述瓦良格出售细节,俄罗斯想买没钱

其实关于我们的首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已经有太多的人说过,不论是严肃媒体也好,还是地摊文学也罢,都将这一事件讲述的很完整了。但之所以今天再次聊到这个问题,也是偶然情况下了解到出售“瓦良格”过程中乌克兰方的亲历者的讲述。

而之前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大多站在国内购买者徐增平的角度上叙述的,这次我们就换一个角度重温一下这次事件。

先来说这位乌克兰方面亲历者的身份,他叫瓦列里·巴比奇,我们暂时称他为老瓦。1992年他曾作为黑海造船厂对外经济联络处接待过国内代表团了解瓦格良航母,同时和黑海造船厂副厂长伊万关系亲密,因而得以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老瓦在1992年3月接待了国内代表团,这个代表团有两件事,一是考察“霞光”厂的燃气轮机,还有“机械设计”生产联合体。当时正在进行DA-80燃气轮机的谈判,这是在美国中断了LM2500燃气轮机后,紧急寻找的替代品,后来被用于052B驱逐舰的建造。

除此之外,在获得乌克兰政府和安全局的许可后,代表团还短暂参观了“瓦良格”航母。虽然当时对这个未完工的庞然大物表示很震撼,但代表团还是婉拒了乌克兰的购买建议。这里我个人补充一下,之所以婉拒有两个方面,一是乌克兰此时经济情况尚能维持,所以打算将这个瓦良格当做航母出售,而并非之后的废钢铁;二是国内的航母计划当时是准备自主建设弹射航母,所以也没有购买意向;还有就是乌克兰方面的猜测,据说当时中方经济依赖美国,所以并没有考虑从乌克兰购买这种敏感的装备。当然乌克兰当时也并没有多大诚心出售瓦良格,他们还抱有一丝希望准备续建瓦良格,或者出售给俄罗斯。

老瓦还在“我们的航母”一书中回忆,1995年前后,时任俄海军总参谋长的瓦洛夫上将出席俄-乌总理级会谈时,就谈及了对瓦良格航母的安排。当时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询问瓦洛夫,俄海军是否需要“瓦良格”。

参谋长回答需要,但是俄总理却说,“是的,无论我询问你们需要什么,回答总是肯定的,但是没钱,所以还算了吧。”

俄方的拒绝购买断了乌克兰的一个念想,而乌克兰也曾想凭一己之力修复瓦良格,这毕竟是国之重器。但当时乌方最有经验的总工程师阿列克谢·谢列金告诉总理,要想完工瓦良格,不仅黑海船厂要回到巅峰时期,还必须要苏联时期全境几百家军工企业配合(可见我们改建瓦良格也是很不容易的),还需要至少3亿美金的资金作为启动。而当时的情况,乌克兰连回收瓦良格都拨款都拿不出去。

尤其是在拆解了“乌里扬诺夫”航母后,美国公司借口钢材问题,乌克兰不仅没赚钱,还差点赔钱,西方也变的不可信赖。因此闲置成了瓦良格的唯一处理办法,乌克兰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解决办法。

所以当1997年有商人重新考虑购买瓦良格时,整个黑海船厂都沸腾了,尽管当时乌克兰知道这个商人可能具有一些不寻常的身份。而老瓦此时已经从黑海船厂退休,出于记者和作家职业的敏锐,他也一直关注此事,这些内容都成为了“我们的航母”一书中的宝贵内容。

当时负责具体经办出售事宜的是黑海船厂的副厂长伊万,老瓦回忆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为了此事不断奔走,因为如果瓦良格以2000万美元出售,黑海船厂就能暂时活过来。但出售手续很复杂,他多次前往基辅去负责繁琐的文件签字、证明材料,还必须往返俄罗斯,因为俄方要求相关的机密不能连同航母一起转让,因为当时的出售理由是拆解废钢铁。

在相关的证明文件中,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设计局,也就是航母的总设计方也要同意,目的自然是保证航母技术严格保密,至于国内传的图纸都运回去了更是不可能,不知道多少人盯着。

虽然当时俄、乌双方的最高层都默许了出售瓦良格,但是下面还有各种级别的官员,要完成复杂的手续,难免有人卡脖子,俗话说“阎王爷好对付、小鬼难缠”,只有伊万这样懂得乌克兰国内情况,又有众多老关系、老熟人的最基础才行,当然据说徐老的“国产伏特加”二锅头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顺利拿到了“瓦良格”的销售许可。

交易完成后,各方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黑海船厂甚至喝酒庆祝,认为这和中奖一样幸运,毕竟当时放眼全球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接手。而乌克兰自己既不可能续建,连分解航母的钱也没有,放在这里不仅占用船厂宝贵的大型船坞,还要安排人员管理,可谓是一大包袱。

不过相比而言,黑海船厂是幸运的,瓦良格是幸运的,他在大洋彼岸的东方大国得以重获新生。而61公社社会员建造的“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完成率高达95%,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之一,最终也只有落得被拆解的命运。

其实国内社交媒体上关于购买“瓦良格”航母的内容继续也在乌克兰流传广泛,在黑海船厂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羡慕、有惋惜,总是五味杂陈。而这个以乌克兰方面亲历者的视角讲述的出售“瓦良格”相关内容,既和国内所说有相同,也有不同,权且当做是另一种版本、另一个角度,提供给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段曲折的遭遇,也算是为“辽宁舰”做了一个另类的注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43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