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圈里混久了,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每逢开学或寒暑假中间,总会有很多“戒吼训练营”之类的产品应运而生。
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家长最头疼的时候:开学要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厌学情绪;放假中间,孩子贪睡贪玩,各种问题暴露,家长又是一阵怒火……
这些年也看了无数文章,都是说吼孩子不好,孩子以后会如何如何,家长缺乏情绪管理能力……等等。
可是,倘若站在一个妈妈的立场,这些鸡汤文怕是只能自我感动一时,解决不了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谁不爱孩子?谁不想和颜悦色?但,该怎么做?
在旁人看来,一个妈妈对孩子吼叫,她要不是没有教养,要不就是粗鄙无知,不知道如何正确教导孩子。这个问题上,真的要替妈妈们说句话,她们不是坏妈妈,她们只是太累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朋友深夜发的朋友圈:
“如果最爱的人都不能互相理解,这个世界上还会谁理解你?”
一问才知道,疫情隔离之后,在家办公的这些天,别人心心念念的是什么时候能吃火锅喝奶茶,而她没有心思想这些。
她要做饭、打扫卫生、给孩子擦屁股,白天按照老师发的资料教孩子唱歌、做操,电脑则24小时待机,利用所有碎片时间处理工作上的事情,领导召唤还要及时应答,整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
因为没按照孩子想吃的口味做炸鸡腿,做成了红烧的,孩子有点不高兴,她便说了两句。
没想到,老公在一边煽风点火:“不就是个炸鸡腿吗有什么难的,现在大家一天三顿在家吃,做饭的人得用点心。”
就是因为这句话,朋友几乎气炸。孩子不明白疫情的严重性,尚且可以理解,但作为老公,不帮着和孩子解释就算了,还拖后腿。
家里的灶眼小,锅也不够大,油也只剩半桶了。若是油炸,还要把鸡腿蒸一下,这样炸才能让里面炸熟,另外还要准备面粉、鸡蛋、面包糠等……但是这些,在老公眼里不过就是把鸡腿放进油锅里一炸的事。
她不甘示弱,转而冲老公吼:“我一天又要工作又要做饭做家务,你干什么了?你就知道坐这玩手机!”
老公则不服:“你做饭,我还买菜了呢,做饭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我来做!”
朋友差点气哭,因为自己没有老公强壮,拿不了太多东西,所以这两次买菜都是让老公去买,之后一遇到事情,老公就会拿买菜说事情……殊不知,自己已经买了5年的菜了,有人心疼过自己吗?
我说,那他不服气你就让他做饭,这不正好借坡下驴,也缓解你的压力吗?
她说,不行的,平时不做饭的人,会把厨房弄得一团糟。每次她老公下厨,酒足饭饱后是一片狼藉,看得她头皮发麻,还得一点点收拾。
在外人看来,女人的怒吼多半是神经质,说难听点还可能是更年期。
但真相是,大多数妈妈的怒吼,是因为积累了太久太久的辛苦、太深太深的委屈。这些感觉从早到晚萦绕在脑海中,等待着一个爆发点。
曾经听戒吼营的妈妈说过,自己每次吼完孩子都非常非常后悔,担心自己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吼孩子,固然不对。但很多时候,吼孩子的妈妈,也是受害者。
吼叫背后的根源,是累,身体上的累以及心灵上的累。这个时候,平时学的正念、戒吼打卡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真正管用的是身边人的体谅和支持,尤其是配偶。
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告诉妈妈们如何戒吼,而是希望能让你身边的人看看,让他们理解,你并不是天生的坏脾气或神经质,你只是一个为了生活努力坚持着的妈妈。
下次委屈了,不要一个人躲在厕所哭,而是要告诉身边的人,这也意味着让他们明白:我太累了,我的情绪生病了,我需要帮助!
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孩子的辛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愿天下每一位妈妈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