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中,出了不少的皇帝。
细细数来,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算着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人,一共出了559个帝王,这些皇帝各有千秋,其中奇葩的皇帝也不少。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是主宰,位高权重,天下大事皆皇帝一人说了算,为了能当上皇帝过把瘾,不少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用极其卑劣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但这些都只是手段而已,能不能被后世所尊重和褒扬,还是要看当了皇帝之后的表现,就好比唐太宗李世民,他得到帝位的手段,就极其不光彩,不过谁让人家有雄才伟略,后世的口碑也极其之好。
能当上皇帝的人,大多都是底子很雄厚的,真正能从基层爬上去的则少之又少,其中汉高祖刘邦算一个,明太祖朱元璋也算一个。
不过相比较刘邦,朱元璋的故事则更励志。
不说别的,单单说朱元璋的人生经历就比刘邦精彩得多,朱元璋自幼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又经历了饥荒和瘟疫,家里的人死得死,散得散。
这还没完,朱元璋为了活下去,不仅当过乞丐,还做过和尚,可谓是尝尽了人生的酸辛,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这些经历,让他在发迹之后,依然对穷苦百姓有极大的同情心。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曾收养了一个小乞丐,并且把他收为了养子,此人一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他的后人更是为朱家守了260年的江山,在明朝灭亡后,还扛起了抗清的大旗。
此人是谁呢?
是沐英。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沐英及其后人的故事。
穷苦出身的沐英。
沐英出生在濠州定远县的一户穷苦人家,沐英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只有跟随母亲艰苦度日,可是在那个乱世,一个小孩子跟随无依无靠的母亲,又怎么能过得快乐呢?
沐英很苦,但从来都不说,沐英七岁的时候,江淮地区就爆发红巾军起义,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可是元朝越镇压,红巾军起义的洪流就越猛烈,这就导致了此地变成了两军频频交战的战场。
受到战争波及的沐英母子没有办法,只好逃难,可是在逃难的途中,沐英的母亲也很快去世了,这样一来,沐英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流浪儿。
沐英8岁的时候,流浪到了濠州城,此时朱元璋在濠州城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年幼的沐英就被朱元璋发现,巧的是此时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没有孩子,或许看沐英太过可怜,两人一合计,就把沐英收为了养子,这是沐英人生的转折点。
乱世成长的沐英。
沐英很珍惜朱元璋收养自己的机会,而朱元璋夫妇对于沐英也极为宠爱,一直把沐英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所以沐英也有了读书识字和学习带兵打仗的机会。
沐英成长很快,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沐英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12岁的时候,就已经随军出征,而到了18岁的时候,沐英已经开始担当军事要任,逐步成长为了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出色的将军。
沐英26岁的时候,被授于了镇国将军一职,任大都督府佥事,27岁再次高升,就任大都督府同知,此时的大都督府是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军事指挥中枢,掌天下兵马,由此可见,此时的沐英已经成为了军中位高权重的人物。
此后的沐英,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之中,先后随蓝玉、徐达等大将,帮助朱元璋南征北战,也正是因为有了沐英的随军出战,朱元璋才对这些大将信而不疑,毕竟一旦这些将军有所异动,沐英则会第一时间向朱元璋传达消息。
沐英37岁的时候,与傅友德、蓝玉两人率兵三十万征讨云南,一路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平定了云南之后,朱元璋就让沐英留在这块极易发生动乱的地方。
之后的十余年,沐英在云南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了边疆,还数次平定了当地的叛乱,让云南成为了朱元璋最为放心的地方之一。
悲伤离世的沐英。
沐英经略云南的第二年,就发生了一件让沐英痛不欲生的事情,即他的养母马皇后病逝了,沐英听闻之后,悲伤到咳血,对于沐英来说,这位养母的养育之恩,是沐英一辈子都铭记在心的恩德。
沐英45岁的时候,去京师朝见朱元璋,朱元璋对其大为褒奖,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三年之后,明廷再次发生了变故,这次变故远比马皇后去世要大,因为太子朱标病逝了。
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和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两人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朱标也一直把沐英当作自己的亲哥哥,这次朱标的死,让沐英更加伤心欲绝。
之后没有多久,沐英便因为悲伤过度而在云南去世,年仅48岁,沐英的灵柩被运往京城的时候,朱元璋亲自迎接,极为痛惜,接连失去两位爱子,让朱元璋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仅仅六年之后,朱元璋也和这两位爱子团聚去了。
世代镇守云南的沐英后代。
沐英死后,朱元璋追封沐英为黔宁王,其子孙后世得以一直承袭沐英的爵位,此后沐英的子孙也得以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甚至在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帝在清军入关自缢身亡后,沐英的子孙还在云南地区坚持了10多年的抗清活动,直到1661年,沐英的十一世子孙沐天波为保护南明流亡的永历帝朱由榔,经过力战之后以身殉国,沐氏最终以悲壮画上了不负明朝的句号。
需要值得一说的是,朱元璋把皇帝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之后,明成祖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夺取政权后,对于沐氏尽忠守土,不问皇权之争的“大义”深感敬佩,不仅没有兴兵讨伐本是朱标一系的沐氏一族,反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沐英的儿子。
当初朱元璋收养沐英这个小乞丐的时候,或许是动了恻隐之心,亦或者只是为了传承后代,但是沐英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肝义胆和永远忠于朱氏决心,而其后代也在沐英的教育之下,继续传承着沐英的理想。
沐氏一门,当真忠烈,用了整整260余年的时光,只是为了报答沐英被朱元璋收养的善举,真是可敬!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