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人类冲进太空,飞船登陆月亮之上,火星表示:那我呢?

人类冲进太空,飞船登陆月亮之上,火星表示:那我呢?

广袤荒芜的红土平原,布满了小石子,和撒哈拉地区的碎砾荒漠很像。远处有几座小山丘,给人感觉是一个宁静的小港湾,这就是火星。


火星上有轻轻的微风,吹起沙石的灰尘。沙石含有铁的成分,因此灰尘折射太阳光后,天空看上去是淡粉红色的。这是代替人类前往火星的探测器得到的火星景色。

移民火星的构想

火星之行的构想始于60年前一个美丽的秋日下午。在火星学会( Mars Society)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致力于开发太空旅游业的企业家和行星学家召开了这次会议。他们先一起用了午饭,之后经常见面,一个崭新的想法由此产生。他们决定不再依靠国家来实行火星计划,为什么不利用私人公司的赞助呢?如果那个公司可以从中得益,势必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相形之下,个或几个国家能划拨的研究经费也不过几十亿美元。



自从1969年以来,项目的赞助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一个私人企业家,他会非常关注成本及时间的节约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只要他能看到潜在的商业回报:电视转播权、DVD销售权、火星陨石的销售权等他就完全有理由全力以赴投入这样一个项目。

相反,如果是由国家或国际社会来支撑这个行动,那中不求短期回报的项目资金反而有可能被挥霍,时间上也可能一拖再拖。七八十年代有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都希望使用现有科技实现这种星际移民,一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二是因为人们对于地球的探索加快,导致了很多人开始把神奇的幻想,投射到地外星球。

对星际移民的尝试

人们应该记得,登火星的计划其实曾多次使当年设计登月的科学家们跃跃欲试。登月计划的最大功臣一一冯・布劳恩曾提出过个飞行器的构想。该飞行器通过核可燃性燃料驱动,承载6名宇航员,历时3个月就能到达火星。那个时候,科学家们甚至决定了具体的出发日期:1981年12月12日!



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办法取得足够的资金援助。事实上,当时有很多类似的项目陷入困境。几个大型的美国航空技术公司都提出过类似的构想,比如美国道格拉斯公司( Douglas)、通用电气(GE)和北美人航空( NorthAmerica Rockwell)只不过在他们的计划中,宇航员的人数分别为6、8以及10个。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为火星之行是可能的。但几十年过去了,不见任何起色。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都太过野心勃勃,因此需要投入的资金也过于巨大。要把重达几千吨的庞然大物送出大气层,在当时根本是不现实的。这个旅程带的东西越少越好,因此,必须懂得利用在火星上的本土资源,生产尽可能多的必要物资。

对火星星际移民的未来展望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开通星际移民,毫无疑问,第一批登陆火星的宇航员的选拔是非常严苛的。和以前的选拔不同,这次不仅有体力和智力上的达标标准,人的适应能力和喜好更是在选拔团队成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团队是男女混合的,队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标。至于是否能采纳夫妻档的候选者,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分歧很大。最后的决定是可以考虑夫妻档,但是他们必须答应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不得生育。考虑到整个任务的时间长于9个月,而在地球外要找到产房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夫妻双方中必须有一人愿意接受绝育手术。


影视作品《火星救援》截图


人类如何在火星上生活

60年前,阿姆斯特朗及艾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首度登上了月球。60年后,我们策划着登上火星。未来我们星际移民和美国登月计划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当年首度参与登月计划的两名普通的宇航员是背负一个“任务”的,他们和我们现在设想的星际移民不同。当然这也难怪,因为该任务是有政治性的,即实现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许下的承诺。在冷战形势最严峻的时期,美国的这一举动意味着它想让苏联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看到,美国将永远是整个地球上拥有最强大技术的超级大国。



而今天,火星登陆计划,政治要给科学让位了。登上火星的宇航员并不是去证明什么的。人们不再像“阿波罗任务”时那样,脑中有国与国之分。事实上,阿波罗任务后来被戏称为“3F”流程(国旗、脚印和遗忘):宇航员在月球上插一面国旗,留下几个脚印,然后就走人!然而,这次登火星的任务要艰巨很多,所带来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和持久,我们必须找到在这里长期生活的方法。


影视作品《火星救援》截图


在火星上生活,在物质方面来说,所有的风险都必须被降到最低的限度。比如能源问题,就目前科技力量来说,可以有三个途径解决:地热井、太阳板和小型核反应器。不出意外的话,光靠一年前通过自动宇宙飞船安放到火星上的核反应器就可以解决小队人马在火星上的能源需求了。



空气、水以及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同样可以通过当地的资源来取得。在宇航员们到达前,火星上必须事先就安排了一个小型化学工厂,工厂内还必须有压缩机,它吸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火星表面大气层内占95%),通过化学反应器产生甲烷和水。水随即被电解以生成氧气,供宇航员们呼吸。至于食物,除了从地球上带来的应急食物,宇航员将主要食用在保温的玻璃容器内由溶液培养的植物,当然为此他们必须先成为素食主义者。这些都不是问题。



另外在星际移民之前,还需要加强对宇航员的训练,例如宇航员们在火星之行前,要在加拿大、冰岛和南极洲上的研究所内接受过非常严格的训练。这些研究所能提供与火星表面相近的生活环境,使得宇航员通过训练掌握在火星表面生活与工作的技能。至于出行交通,可以给宇航员们配有两辆装甲车:一辆小型装甲车,用于在基地附近活动;而另一辆罗孚系列装甲车则可以开到更远的地方,同时人们可以睡在罗孚车内,一般用于距离基地较远的地理探测。


哦对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登上了火星,此次登陆火星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寻找一个老朋友:“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

该探测器于1976年在火星表面着陆,此后因为故障就没有回到地球,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是人们最早制造的用于研究火星表面的两个探测器之一,登录火星的那一天,我们一定能找到这个“老朋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51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