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事情没你想的简单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事情没你想的简单

最近一位“教授建议删除《背影》”的事情引发网民广泛争论,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此事的来龙去脉陈述出来,以供更多人清楚的认识此次事件。

删除《背影》的来龙去脉

2010年6月,一位名叫丁启阵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副教授写文"建议删除朱自清《背影》"。

这位丁启阵就是此次事件的主人公,而这起事件早在十年前就发生,最近由于一些媒体扒出才重新展现在世人眼中。

不过有关"删除《背影》",并不是丁启阵首发。

2003年,武汉对在校初中生关于背影的评价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很多孩子对《背影》评价极低,孩子们的主要观点:《背影》中的父亲翻越栏杆,违反了交通规则。

直至7年后,另一位名叫孙绍振的教授因缘际会的看到了这版新闻,于是写文反驳多年前那位初中生的观点。删除《背影》的战斗也就在这时开始打响。

这位孙教授的观点是"不能删",他从《背影》的美学价值到实用价值引经据典,说明了《背影》在几代人中的影响,万万不可删除。

几天后,丁启阵教授看到了孙绍阵的原文后发出感想——美学?翻栏杆是道德问题?

这下丁教授彻底坐不住了!一个研究杜甫、李白这类古典文学的堂堂副教授,你拿朱自清跟我谈美学?

于是乎,丁教授这厢也开始引经据典,从杜甫李白的审美谈到朱自清的《背影》。

总而言之,《背影》的美学价值就是渣渣——不过是一个文人的无病呻吟,用了些作文技巧,后又经由叶圣陶等人推荐才入选名家作品。

之后,丁教授又从朱自清父亲谈起。朱自清父亲的生平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他为官时私自纳妾,气死自己的亲生母亲,还留了一大摊子事儿给朱自清。

用丁教授原文来说:朱自清父亲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之人"。

这样的人如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那是大错特错!

最后,丁教授谈到翻栏杆的问题。此前的孙教授说"翻栏杆"是道德是否好坏的问题。而丁教授反驳说:翻栏杆不只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严重的法律问题!

因此,丁启阵教授建议"删除《背影》"!

结语

由此可看出,丁启阵教授建议删除《背影》的原意并不只是以"违反交通规则"为由,而是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批判。

其实此类事件并不难理解。大众站的角度是一篇文章文笔审美的优劣,而这位教授是站在现实意义的角度去进行批判。

至于谁对谁错?我只能说文学争论永无对错,因为立场不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32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