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玫瑾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育儿语录常被家长认为扎心、犀利,一针见血。
因为站在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为长期研究心理学,她的观点常常令人醍醐灌顶。
李教授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身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管孩子真是一门学问,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一点都没错,很多家长因为小时候对孩子施行“放养式育儿”的,将孩子养成了白眼狼,不孝顺父母不说,还总惹麻烦。
家长在这4个方面“使劲管”,孩子不仅情商高,做事也干净利落
面对如何管教孩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理,但在我看来,我觉得孩子就应该"使劲管 ",小时候管教不好,长大更是不容易管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起自己监护人的权利"使劲管"孩子,尤其是在这4点!
1、孩子没时间观念,要使劲管
做人没有时间观念,必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你家孩子如果有早上赖床、出门上学磨磨唧唧、写作业拖拖拉拉……等行为,说明他没有时间观念。这样不仅仅会影响自己,在以后集体活动中,也会因为个人因素影响整个集体,这样自然就不会受人待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不要因为心疼孩子就放任他睡到自然醒,你这不是爱他,是害了他。
2、 孩子遇事总找借口,要使劲管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开始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但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遇事逃避没有担当,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就要使劲管。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注重给孩子讲述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因为故事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捷径,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什么是好品质,什么是责任。
3、孩子不做家务,要使劲管
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做家务的孩子和不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是15:1,犯罪比例是1:10
父母不要总是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干不了,让孩子适当的做些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会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4、孩子乱发脾气,要使劲管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大致就是两点,第一是因为不满意什么,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第二就是因为心里有情绪,想要宣泄出来。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使劲管,等到孩子真正平静下来之后,再抓准时机讲道理,告诉孩子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让他们明白错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多花心思,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用终生。
和很多父母一样,我也曾担心过孩子成长路上的各种问题,但这些毛病和缺点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看爸爸妈妈怎么处理。不管怎样,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付出,在努力,让孩子能出人头地,更加优秀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是一套专门为0-6岁小朋友编写的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的绘本,共有10册。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主题典型鲜明,针对性强。涵盖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性格问题,包括胆小,自负,自卑,没有主见,逃避问题,害怕失败等等。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5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