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经济大受影响,不少国家都发出了经济衰退的警告,更有些国家意识到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和供应链问题,准备让自家企业回国生产。
近日德媒发表了《疫情过后,中国还会是“世界工厂”吗》,这篇文章称,过去20年,西方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新市场而大规模进军中国,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
虽然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近几年一直有外国企业试图将业务和生产线迁出中国,但有不少专家认为,即使这些企业能够顺利迁出并在其他国家找到安居之地,它们也依然继续留在中国,因为它们无法舍弃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还有一种说法是,其他国家可能在技术工人、基础设施和原材料方面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需要,难以替代中国。美国沃顿商学院运营、信息和决策教授莫里斯·科恩的说法更加直接:“我并不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主要供应商的地位会改变。也许某些行业会有变化,但总体来说,不会出现结构性改变。有些人说我们要把制造业撤回美国,但这是不会发生的。”
虽然前阵子日本、美国都曾发出让本国企业将生产线搬回的呼吁,其中日本还准备自掏腰包资助资本企业回到本土生产,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公布,日本计划拿出“改革供应链”所需费用中的2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用于资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回日本本土。
但是在华日企很快用新一轮的投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4月15日,日本最大乳品企业“株式会社明治”宣布,为扩大在华业务,将追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耗资280亿日元(约合18.4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权,后者在华从事牧场经营,这一出资金额也是明治并购(M&A)史上最大规模。
另外之前美国油气巨头埃克森美孚在我国定下的投资项目也顺利开工了,虽然因为疫情埃克森美孚已经在4月初宣布大幅削减开支并推迟部分投资决定和生产活动,但它对中国的投资却没有停止。据新华网报道,4月22日,中国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开工。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和外资的青睐也是分不开的,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潜力依旧值得期待,相信外企对中国的投资脚步也不会停下,更别说已经投资在中国的生产线撤离了。
中国美国商会3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表示目前还没有将生产和供应链业务迁出中国的计划。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毕艾伦也表示,从数据来看,该商会大多数会员(美企)不会打包走人,而且中国现在已经走在了经济复苏的前列,中国依然值得这些企业投资。
据新京报报道,2019年,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46位提升至31位,德勤北方区税务及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朱桉表示,在这种前提下,理性的企业领导人不会轻易做出撤离中国的决定。
消息领先一步,财富更近一步。关注「金十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5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