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小男孩到了两岁还只会说几个词语,家长非常着急,总是担心宝宝会不会智力上存在问题。可是家里老人说了,小男孩原本就比小女孩说话晚,而且都说“贵人语迟”,可能说话晚是好事。
说话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跟智力有关系吗?
宝妈们多虑了,实际上并没有科学研究表明,宝宝说话的早晚跟智力挂钩。孩子说话早晚跟自身的语言发育有关,同时也跟父母的培养教育有关。有人说孩子说话晚是笨的表现,这种说法大错特错,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的智商很高,可是说话却很晚,小的时候家里人都以为他是哑巴,连简单的单词也不会说,等到四五岁的时候才开始慢慢说话。所以说,说话晚并非是坏事。
孩子到底应该多大会说话?
其实我们的宝宝从一两个月就开始发出“啊”、“嗝”、“哦”的声音,等到四个月就会慢慢模仿周围的声音牙牙学语。有些宝宝到了六七个月就能说出“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称呼。
大多数宝宝到了一岁至一岁半时,能说出5个以上的词汇;等到一岁半到两岁时,进入语言爆发期,开始大量学习新词汇,基本能够说到50个词汇;等到三岁时,基本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个体上的差异,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不要用统一标准来要求他们。因为发育晚的孩子跟发育早的孩子相比,最多的可能差上6个月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父母们就要上心了,可以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
怎样培养孩子练习说话?
孩子的语言发展跟父母的培养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交给内向不善说的人带,那么孩子能够接触的语言词汇非常有限,自然发育也会缓慢;相反地,如果带宝宝的妈妈或奶奶非常喜欢跟宝宝交流,经常带宝宝接触新鲜事物,信息量很大的情况下,也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
所以说,多跟宝宝交流非常有必要。有些妈妈说,不知道跟宝宝说些什么,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能说。
比如跟宝宝形容天气、学着动物的声音发音、读绘本、放儿歌等等,天气好的情况下带着宝宝多到外面走走,遇到不同人不同情景都能跟宝宝描述,你说的越多宝宝语言能力越强。
各位宝妈,你家宝贝是多大开口讲话的?先喊的爸爸还是妈妈?欢迎和大家一起留言探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5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