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份的时候,华为和美国之间的抗衡被无数中国人惦记。美国禁止向华为销售相关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短缺一时之间使得华为陷入“窘境”。华为的5G技术刚刚有了眉目,全球将5G的应用看向了中国,本应该是相互分享相互进步的,但是美国就是要不断打压华为的发展,不知其意欲何为,中国受到美国如此对待的企业,也不仅仅是华为一家,但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不同的企业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华为和联想
美国禁止向华为出售关键的零部件之后,华为不得不“硬着头皮”搞研发。当时的华为不得不将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转正”,之后更是推出了自己的鸿蒙操作系统。当时的华为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坚强的,但是坚强勇敢并不能决定什么,华为的生存问题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的。
与此同时的联想就选择了和华为截然不同的路,虽然“棍棒”没有落到联想身上,但是当时很多人都是屏气凝神的,杨元庆也曾在联想会议上称,联想并不打算做自己的芯片和系统,并且坚决相信自己的“合作伙伴”。
“缺芯少魂,造芯造魂”
可以说华为和联想面对制裁的态度,就是中国企业的两种态度。一种是秉持科研精神搞研发;一种是“保守”观念谋发展。其实也并没有对错,毕竟一家大企业的发展,生存才是重中之重,不同的态度,只是为了不同的生存目的罢了。
芯片对于电子科技的发展,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缺芯少魂 ”,正是这关键的一环,才会被美国“揪住了小辫子”,所以要想强大起来,要想没那么容易被摧垮,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自主研发。
“联想思维”
而联想的想法也代表着了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的态度,研发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容易,研发的周期长、投入大,也并不是哪一家企业都愿意轻易去尝试的,因此他们更崇尚“组装”。但是仔细想一下,中国使用的手机安卓系统是美国的、电脑的微软系统也是美国的,最核心的芯片也是美国的,那么也就是意味着,一旦美国不愿意为中国提供这些组装零件,中国的手机和电脑的普及程度将会直线下降,企业的生存也将成为最大的问题。
可见,“联想思维”在企业的发展中是不可取的。华为去年面对美国的制裁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才是中国企业应该有的态度,未雨绸缪搞研发的华为,才在面对这强大的压力面前,稳住局面。不管是芯片还是系统,华为都是经过了长期的研发和投入的,也并不是说拿出来就可以拿出来了。华为的表现无疑为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夯实自身的创造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是中国企业,尤其是电子科技创新类型的企业,最应该去做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