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入朝作战,毛泽东为何最初青睐林彪和粟裕

入朝作战,毛泽东为何最初青睐林彪和粟裕

抗美援朝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最艰难的大规模兵团作战。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何最初选择林彪、粟裕担任入朝部队最高指挥员?


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与美军作战,而且是现代化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先例。毛泽东只能从最接近现代化战争的解放战争中来确定最高指挥人选。

从1955年授衔的将领中看,朱德、叶剑英是总部指挥人员,他们都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经历,而且朱德当时年龄也偏大,不适合在前线指挥作战;贺龙在解放战争中主要负责西北军区后勤工作,建国后,才指挥兵团配合二野的行动,从陕西进军四川;罗荣桓、聂荣臻擅长政治工作;陈毅也是擅长政治,虽然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但是根据当时中央命令,长期是由副司令粟裕实际主持工作。


号称毛泽东“五虎上将”的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徐向前、粟裕五人中,林彪和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时间更为长久一些。彭德怀和刘伯承在解放战争末期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但是兵力显然低于50万人的规模。而且在这五人中,粟裕被军委评委“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



其次,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精锐的嫡系主力部队主要是被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和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歼灭的。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47万多人;华东野战军在河南、山东和淮海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将近65万人。蒋介石的五大美械装备主力主力,被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灭了两个多,被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歼灭了两个。

另外,在五人中以林彪和粟裕最为年轻。在朝鲜战争爆发时,只有粟裕处于临战状态,他当时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攻台总指挥,统帅将近65万大军正在做攻台作战准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25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