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商火火。
听到有不少电商人说现在电商很难做。理由很充分,流量红利见顶,人力成本高,竞争加剧等等理由。我却说电商越来越好做了,为什么?
首先我们看一个事实。京东2004年成立,六年时间,到2010年京东的GMV是102亿,再花四年时间,京东做到了千亿GMV。前后共花了十年。
唯品会2008年成立,用了十年做到千亿。苏宁易购2009年成立,用了八年做到千亿。
拼多多2015年成立,仅仅一年时间突破百亿,用了三年就做到千亿。云集2015年成立,用了两年时间做到百亿。
我们发现,电商公司突破百亿,千亿的时间在不断缩短。
如果从资金角度来讲,现在做百亿变得很快,只要方向对了,至少说两三年时间就做成一个百亿级公司。快,也就意味着,给电商公司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机会红利实际是非常多的。
事实上,很多品牌商,电商平台能迅速做大,基本是在很短时间内就做到的。因为抓住了风口,踩对了红利点,就一飞冲天。
而这些电商独角兽能一飞冲天,要拿什么去飞?实际是因为现在做电商的各自条件都变得非常成熟,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踩对了红利点,就冲天了。这就是百亿公司从成立到起飞越来越快的原因。当然,不止是百亿级电商,千亿电商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电商不是越来越难做,从大环境讲,电商是越来越好做,只是你做得不对,所以越来越难做。
那么,让自己店铺变得越来越好做的红利项目有吗?为什么有些电商商家能迅速扩大业务崛起?
电商行业有两大模式,一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模式,二是电商行业里的“黑幕”无货源店群模式。
淘宝在十年前左右处于野蛮发展时期,传统商家操作繁杂,成本风险高,竞争压力大,
于是在14年的时候,淘宝商家发明了无货源店群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对全网的爆款商品采集,进行合理的加价上传到自己店铺里,有买家下单,再去上家将货源拍下,以此来赚取差价的模式就叫做无货源模式。
该模式减少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操作也比传统模式简单。
一时间在淘宝兴起,大批传统商家倒戈无货源店群模式的阵营。
刚开始做淘宝无货源的商家却是赚到了不少钱,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做无货源模式的商家越来越多,平台商家的利润不够瓜分。
就在淘宝商家头疼转型问题时,京东正好出台开放个体商户入驻,
这个消息对于淘宝无货源商家来说可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京东定位是B2C平台,以用户消费水平高得商家青睐,
再加上有一定的门槛,前期从淘宝转来的商家数量少,
淘宝相当于“零门槛”,有些无货源商家看到有成本投资直接选择放弃。
因为京东的门槛,京东无货源店群项目红利期维持了好几年,
但是后又因为京东无货源店群的红利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更多的人不断地涌入京东,商家众多,店铺泛滥,平台很快就被严重饱和。
自去年年底开始,京东平台开始针对无货源店群项目不停更改规则,
不得不说京东店群玩家们将一手好牌打的一团乱。
曾风靡一时的京东无货源店群项目现在也无人问津,不过电商行业多了一批求转换项目的京东店群玩家。
京东店群项目凉凉后,天猫无货源店群项目横空出世。
天猫店群项目会走京东一样的老路吗?
火火从京东店群项目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说起——平台门槛。
首先天猫对比京东,门槛更高。
想在天猫开店,申请入驻成功是不太可能的了,只能通过买店的形式,
而天猫处于闭环阶段,市场上的天猫店铺数量有限,一家天猫店的转让费逐年递升,已经10万起起步了,
再加上入驻成功后,需要给天猫平台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和技术年费,起步的投资费用已经需要二十万起步了,
天猫处于闭环,店铺数量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动,另外天猫高额的前期投资已经将以一大批人卡在了天猫门外,所以天猫是不会出现像京东平台不得不出面管控的情况。
其次天猫主要面对的是中高端消费人群,这类人消费能力强,在天猫做无货源模式加价区间更大。
天猫作为阿里重心打造对象,阿里将淘宝平台80%的流量都划分给了天猫,
高利润结合天猫平台的巨型流量池,你想说天猫没有市场,马云都不会答应。
这是火火团队学员店铺的数据图,这个月营业额是53万左右,利润是营业额的35%,也就是说单店单月的纯利润在18万左右。
火火团队有一套店铺运营思维导图,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看一看,
可以观望,但是不要拒绝了解,公众号:电商火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