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肾内科医生,经常见到一些肾功能异常(肌酐升高)的肾友,尤其是当看到一些年轻的肾友肾功能异常时,总觉得很惋惜。对于慢性肾炎的肾友来说,导致肾衰的因素很多,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下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甚至加快肾衰,有利于肾友配合医生防治。
【尿蛋白】尿蛋白是肾炎的最主要表现,是肾炎确诊的重要指标,是肾衰罪魁祸首的物质。长期尿蛋白为什么会导致肾衰:1、对系膜有毒性。并不是所有的蛋白都会跟随着尿液流出体外,好多血清蛋白会在肾小球系膜上面停留下来,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并且沉积在系膜的尿蛋白还会导致系膜基质增生,以上两者的增生导致了整个系膜区的扩大,系膜区扩大到一定程度,直接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狭窄甚至是闭塞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坏死。2、对近曲小管有毒性。蛋白尿生成之后经过的第一站就是近曲小管。随着上皮细胞中的蛋白量增加,溶酶体的活性也会增加。一旦过多的溶酶体进入肾小管细胞中就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引发炎症并且形成疤痕。3、直接引发肾衰。有研究表明,蛋白质有着调理肾小管细胞的作用,当蛋白质过量的时候就会改变细胞的正常分裂和生长,像一些例如FN等物质的释放会增加肾脏的纤维化进程加快。4、对小管细胞造成损伤。因为尿液中混合了很多的蛋白质,那么到达肾小管间质的氧气就会大大下降,此处的缺氧将会直接让小管细胞受到伤害。总之,尿蛋白对肾脏的损害是最大、最直接的,其中具体机理很复杂。所以,尽可能的降低甚至转阴尿蛋白是肾友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目标。
【血压】血压过高和过低(相对肾友本身基础血压而言)对肾脏都会造成损害。低血压,肾脏灌注不足(也就是肾脏缺血),会直接导致肾小球、肾小管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导致肌酐升高,这种肾衰,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是肾衰是可以逆转的,时间长点不可逆转。对肾友来说,造成低血压常见的因素是口服降压药过量(常见的是服AECI/ARB类降压药过量),还有呕吐、腹泻、纳差、外伤失血等都会引起低血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肾病科就诊,以免出现低血压肾损害。对肾友而言,常常继发高血压病,这是肾性高血压,出现肾性高血压是肯定要口服降压药的,而且首选AECI/ARB类降压药(也就是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高血压未能控制达标,长期的肾动脉高压,会加速肾小球的硬化导致肾衰。综上所述,肾友要了解自己的基础血压值,并且要监测血压,如果血压偏离自己的基础血压±20%都要引起重视(而不是简单的认为血压在90~140/60~90mmHg这个区间就正常,应该要和自己的基础血压值相比),并且定期复查肾功能,找个肾病科医生长期随诊。
【感染】感染包括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期间,尿蛋白会高出平时很多,肌酐水平也是会飙涨的,所以肾友一旦出现急性感染,一定要尽早治疗,及时控制了的急性感染,肌酐水平是会显著下降的,但是急性感染是有可能加重原有肾病(也就是尿蛋白增多),所以肾友平时生活一定要注意生活护理,预防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等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有可能就是肾友慢性肾炎的诱因,比如牙周炎,咽炎,肠胃炎等,所以肾友如果存在慢性感染,一定要去治疗好,不然即使遇到有效药物降低尿蛋白,肾炎还是会反复迁延不愈。
【尿潜血/尿红细胞】对于仅仅只是尿潜血/尿红细胞超标的肾友,可以不必太担心,临床上有单纯尿潜血/尿红细胞阳性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肾功能都正常的肾友,因为尿潜血/尿红细胞对肾脏几乎是没有损害的。但是一定要定期复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至少半年复查一次),其中只要有一项尿蛋白超标了,说明肾病进展了,一定要积极治疗,因为尿蛋白会造成肾衰。
【其他】其他会导致、加速肾友肾衰的常见因素有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这三者可以并发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脂蛋白肾病、痛风性肾病,所以是一定要控制达标的。另外运动(以散步为宜,不宜剧烈运动)、体重(标准体重,肥胖会加重肾脏负担)、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忌口发物)、休息(不劳累,不熬夜)等方面也会影响肾病康复。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