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哭了的蓬佩奥——前有各国发声“打脸”,后有乱局现实“补刀”。
国务卿,要成“国误卿”?
从3个角度看“国误卿”如何耽误美国外交。
打脸
蓬佩奥怎么被打了脸?疫情暴发以来,蓬佩奥作为美国首席外交官,在疫情防控上毫无作为,反倒是不遗余力甩锅其他国家,干扰国际卫生合作。
现在呢? G7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全部和美国“唱反调”;包括WHO在内的国际组织,实名为中国点赞;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发声:“我们做得很差”;加州州长尸检又证实,美国疫情提前至去年12月;更不要说知名主持人崔娃,从2月至今,一再批评特朗普政府的不作为。
“脸”从国外打到国内,从国际组织打到自家州官,从首富巨贾到媒体公知,那真的是啪啪作响、音浪太强。
补刀
不过打脸不可怕,可怕的是现状愈乱,再来“补刀”。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 一面,美国疫情继续加深,确诊人数破了100万;另一面,围绕疫情的政治博弈加剧,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舆论场上开始了言论自由的“最美风景线”;再一面,蓬佩奥匆匆重提伊核协议,而伊朗的回应是:别做梦了。
疫情、内政、外交,相继补刀,蓬佩奥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
国务卿,要成“国误卿”?
从其所为来看,至少从3个角度来说,他对国务的操盘在晃动美国外交的根基。
第一,大搞阴谋论,抹黑他国。
蓬佩奥所作所为,世人皆知,颠倒黑白,也为人不齿。让人咋舌的是,作为一国国务卿,竟搞阴谋论调,不尊重事实。往浅了说,违背科学精神不说,往深了说,缺乏大国所应有的责任感。对付病毒可不是请客吃饭,不能敷衍了事,不能遮蔽视听,唯有直面应对、增进国际合作,才能打败病魔。
而蓬佩奥的行径,恰恰走向了反方向。
第二,外交只谋身,不谋国。
战略大师基辛格也曾身为美国国务卿,在中美关系上,尼克松总统犹豫不决,他力排众议,引领了中美建交。外交官的首要之责,是要谋国,而非谋身。蓬佩奥却只唯特朗普的喜好,不顾美国国家战略。特朗普断供WHO,他就大搞G7峰会共同断供WHO的议题;特朗普抛出武汉病毒论,他就四处兜售这一荒谬言论。与基辛格两相比较,真是可叹!
第三,无战略纵深,朝令夕改。
伊朗巴列维王朝曾经是美国的铁杆盟友,然而,如今的宗教政府自始至终都持着坚定的反美立场。特朗普把此前奥巴马制定的伊朗核协议撕毁,实际上,也把美国在中东战略又刷出一抹空白。现在呢,蓬佩奥又开始准备法律文件,试图证明美国仍然是伊朗核协议的参与者。
战略谋长远,哪有朝令夕改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在推特上写道:“两年前,蓬佩奥和他的上司宣布‘美国停止参与’伊核协议,梦想着他们的‘最大压力’会让伊朗屈服。”
外交,单靠巧言令色是不行的,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高瞻远瞩和谨小慎微,显然,蓬佩奥之流还不具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