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模特中有一个另类,那一定是刘雯。
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没有用力过猛表达自我。
刘雯在令人眼花缭乱、纸醉金迷的时尚圈,依然保持简单干净的特质。
有人说,她不像一般的模特,她穿的衣服非常自然,没有抢了衣服的风采,传递时尚的感觉也也很对。
任何衣服丢在她身上,也成了她的衣服。
如今32岁的刘雯,早已成为中国模特在国际舞台的最佳代言人。
回首出道的15年,刘雯的成名之路并非坦途,而是苦难与贵人交错的结果。
01
1988年,刘雯出生在湖南永州的普通家庭,父母是建筑工人。
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她极其宠爱。
刘雯性格像男孩子,说话也大大咧咧。
和众多85后,90后一样,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那个年代,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有一件呢子大衣是非常珍贵的。
刘雯小时候比较皮,她觉得妈妈的呢子大衣不好看。
直接用剪刀把衣服剪了,还笑嘻嘻地对她妈妈说:
“你看我给你新设计的衣服不错吧。”
这是她第一次和时尚有微微的接触。
刘雯妈妈很心疼被剪坏的大衣,但是没有责骂刘雯,拉着她讲了很久。
以至于刘雯出来工作的时候,看到漂亮的衣服都会给妈妈买一件。
刘雯对外界潮流的认知主要来源于韩国偶像剧,认识的欧美品牌仅有麦当劳和肯德基。
你跟她说LV、迪奥和香奈儿,她还以为是哪个外国人名或地名。
高中毕业后,刘雯在当地的专科院校学旅游专业,却没有顺理成章成为一名导游。
02
2005年,17岁的刘雯参加了当地电视台的一个选秀比赛,她的诗朗诵题目是《生命的梦想》。
而就在这年,命运之神眷顾了刘雯,为她开启从未预想的梦想之门。
那年夏天,她看到了新丝路模特大赛的简章,一下子被第一名的奖品吸引。
为了拿到那台笔记本电脑,刘雯报名参赛。
在比赛前一天,刘雯发现自己的身高、三围都达到了要求,就是腿型不够直,不够漂亮。
她当时就哭了,想放弃比赛,是爸爸不断鼓励她,去尝试有意义的改变。
多年后,刘雯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表示,每个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缺陷,不要把自己的缺点放大,其实相反,有些时候你的缺点可能也是你的优点。
毫无T台经验的刘雯,意外获得了冠军。
随后,她满怀信心前往海南三亚参加新丝路总决赛。
经过一轮轮的比试,刘雯败下阵来。
在这场高级别的模特赛事中,没有拿到一个奖项。
刘雯就像是只被命运之神眷顾了一下,然后将她全然遗忘,打回原形。
这次的挫折,也并非一无所获。
刘雯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纸模特合约,同时坚定了成为一名模特的决心。
03
同年,刘雯只身来到北京。
出发时,她一个人拎着两个大箱子上火车,家人都没送她。
父亲送她一句话,“你自己一个人出去闯闯。”
到北京后,她搬到了公司安排的模特公寓,和两个女孩合住。
离开家里,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
刚开始那段时间,她常常在夜里偷偷地哭。
那时的刘雯,挺自卑的。
单眼皮,高颧骨,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美女。
而同居的舍友,都是当下流行的瓜子脸,大眼睛,嘴唇薄薄的。
第一次面试,是北京的冬天。
刘雯本着暖和第一的原则,在里面穿着厚厚的毛衣,外面穿了胖胖的羽绒服,整个人显得十分臃肿。
其他女孩也是外面套了胖胖的羽绒服,但是里面穿的都是显身材的短裙和高跟鞋。
一个包子,一个竹竿。
面试的时候,她紧张拘束的站在那儿,什么也不会。
毫无意外,刘雯落选了。
那一年冬天也是刘雯的事业寒冬,面试淘汰是家常便饭。
好强的刘雯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奔波于一场又一场的面试选拔。
只要有工作她就接,那时拍杂志是300元,她一天拍两三个,天天拍,就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
2006年,刘雯在跌跌撞撞的18岁,撞上了命运的拐点,遇见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朋友和伯乐——《佳人》前时尚总监约瑟夫·卡尔。
他在给《佳人》杂志策划一个中国女孩形象。
这一年的冬天成为她模特生涯的春天。
因为要拍片子的模特没有办法赶来试装,刘雯临时充当试衣模特。
让抬一下胳膊就抬一下胳膊,让抬一下手就抬一下手,全程像个木偶人。
在外国人眼中,刘雯皮肤很好,脸型很好,身形很好,有很强的可塑性。
一场拍摄下来,约瑟夫·卡尔的眼睛已经被眼前女孩的自然、精致、优美深深吸引。
他非常激动,就像发现了一个瑰宝。
作为法国时尚圈《佳人》杂志的艺术顾问,约瑟夫·卡尔看上并推荐的模特也是法国各大时尚品牌争相追捧的模特。
他要捧刘雯。
他决定另外一组服装大片让刘雯当模特,拍摄一组黑白写真。
东方人的面孔,夸张的雀斑,不知道要摆什么姿势。
靠着和摄影师的眼神沟通,不一样的刘雯出现了。
在约瑟夫·卡尔的帮助下,《佳人》杂志以“时尚圈的神秘炸弹”为题,将新人刘雯推上了封面。
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成为时尚刊物的宠儿,经常飞去巴黎参加各种T台表演。
而这一切,都源于约瑟夫·卡尔对刘雯的赏识。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约瑟夫·卡尔,刘雯的模特生涯才得以开始。
04
2008年,刘雯在国内足够出名,约瑟夫·卡尔向她发出了前往纽约发展的邀请。
害怕语言不通,害怕离家太远,刘雯在酒店呜呜呜地哭了一晚上,最后她还是离开了。
初到纽约时,刘雯刚满20岁,就像一张白纸,英文只会说“yes”和“no”。她一个人搬家,一个人装家具,不敢开口讲话,不敢在后台拿着相机照相。
做模特,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雯通常上一场发型很光,头上黏黏的,下一场却要干净飘逸的长发。
因此她经常被揪去厕所,不管男厕女厕,不管冷水热水,直接洗头。
为了奔波于时装周的各大秀场,刘雯最夸张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醒来,也不知道结束后怎么去的下一个秀场,整个人都在时差中。
纽约的模特市场是全世界最难成功的,而刘雯不仅仅在纽约成功了,还登上了国际舞台。
就连《GQ》时尚总监崔丹都说,“这就像一个奇迹,从来没有想到她能走到这一步。”
她来到纽约的这一年,成为公司的超A类模特,首次踏上米兰和巴黎的时装周,时装杂志的平面大片被排得满满当当,迪奥、宝格丽、香奈儿邀请她走秀,无需面试……
2009年,21岁的刘雯成为第一个走上维多利亚秘密秀的中国姑娘。
她在后台难掩内心激动地说:“我真的十分意外,很高兴,因为我是第一个登上这个T台的中国模特。”
刘雯仅用了四年时间,就达到了她的前辈从未到达的高度。
随着刘雯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的身上也多了很多荣誉极高的标签:
2009年,刘雯出现在国际秋冬时装周的74场大秀,创造当年度亚洲模特走秀场次的最高纪录。
2011年,刘雯成为雅诗兰黛的全球代言人。
2012年,刘雯为纽约、米兰、伦敦、巴黎四大时装周秀场走秀。
2013年,刘雯在世界前50模特排行榜位列第三。
……
近二十年,中国经济处于腾飞阶段,中国成为了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很多国际大品牌会把市场份额多分给中国,同时越来越多的东方面孔出现在国际舞台,为各大品牌走秀。
外国人的设计师也对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很感兴趣,经常会在作品中加入中国元素。
一个小镇的内向女孩,一个参加全国模特大赛却名落孙山的选手,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或许刘雯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伯乐的赏识,还因为这个时代。
05
出道15年,该撒的汗水撒了,该流的眼泪流了,擦了汗、抹了泪,刘雯从来没有怨天尤人。她已经褪去了最初的青涩,眼睛却依然很干净很明亮。
正如她曾经的微博签名,“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一不小心陷入了时尚的大舞台。自己还是微不足道的自己,承载了大家很多关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