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4月28日电(记者 刘一乐)五一黄金周马上开启,按照往年的经验,五一假期是集出游、婚庆以及母亲节于一身的购物高峰期,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实体商超的销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线下的促销活动都相应地转到线上,一场看不到硝烟的“商战”即将上演。
中宏网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商超线上线下逐渐完成深度融合,各大百货商场、专卖店、电商平台在面临节日消费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从而完成了消费主阵地的转移。
(4月27日,某商场内的客人并不多。商家表示,期待五一假期时情况会有好转。中宏网记者 刘一乐 摄)
为让顾客走进商场或在线下单,朝阳大悦城筹办了“嗨新节”,推出了专项79元团100元券的活动;汉光百货推出“假日采购会”,促销产品5折起;大中电器免费发放5000万元家电消费券,全面让利用户;荟聚中心也打出“秒杀”牌,150多家客户在线提供优惠力度空前的爆款产品……
当然,实体商超也不只是单打独斗,抱团取暖也逐渐成为共识。
近期,西城区宣布将累计投入1.5亿元消费券,用于提振消费。目前首批十余家企业已入驻“西城消费”平台,反响较好,例如长安商场上线首日就发放了6525份消费券;天虹百货推出的2000张“500减60”代金券上线3小时就被领完;新华百货刚上线立即斩获了近200位新会员。
“后疫情”时代消费已经到来,西城区商务局局长袁利介绍,西城区一方面开展“暖心惠民行动”,通过政府出资、企业让利,以电子代金券、打折券、功能券等方式发放实惠超值的“惠民大礼包”,涵盖全区综合商场、超市、餐饮、老字号、生活服务等各领域,集成丰富、实惠、便利,惠及区域百姓,振兴经济社会活力,拉动总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开展提振兴商行动,通过鼓励扶持政策发放“兴商大礼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共克时艰,同时,支持传统商业服务业积极转型升级,增强商业韧性,促进区域消费市场创新提质。
对此,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也指出,目前商场发放消费券的行为是最直接拉回消费者的方式,不过,消费券及大力度打折促销的方式并非商场恢复元气的长久之计,如果长期使用满减活动或补贴的方式去刺激消费,会造成恶性循环。消费者会更加依赖折扣活动而选择去消费,从而导致“无折扣不购买”的结果,也会损失商家毛利空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