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上学以后,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每当孩子把试卷拿回家,我们都会认真地看一遍。这样不但可以从侧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还能知道孩子在学习上有哪些不足。
案例
最近一位宝妈在看完女儿的试卷后就不淡定了,自己看了无数遍题目,明明女儿的答案没有问题,为什么老师会在上面打了个红叉?到底是什么题目把这位妈妈难倒了呢?
这是一道选择题:
商店新进9把小提琴,一共花了3600元,售价合理的是( )。
选择题一共有4个选项,A 498元/把;B 400把/元;C 498把/元;D 400元/把。
这位妈妈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孩子哪里错了?3600÷9=400,怎么算都是400元一把,到底哪里有问题?而且女儿就因为这一道题没有拿到全班第一,老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女儿,故意扣分呢?
她越想越不对劲,第二天一早就去找数学老师要“说法”,老师面对怒气冲冲的妈妈也是一脸懵,后来一看题目后就瞬间明白了。因为这道选择题是这次考试错得最多的一道题目,虽然很多孩子都能算出来,但就是少了点细心。
是老师“欺负”孩子,还是我们太粗心?
原来,这道题考的不是孩子的计算能力,题目问的是“售价合理的价格“,而不是每把琴的进价。
如果乐器商店进价和售价一个价格,那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听完老师的解题思路,这位妈妈觉得脸上发烫,有一种被人打脸的感觉,连忙向老师道歉。
其实,这道题目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并不难,为什么会错呢?就在于不够细心,没有认真审题就盲目填写答案。
为了让孩子少犯低级错误,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细心?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的事情。父母不为他们安排,孩子也不依靠父母,那么孩子可以在锻炼中一次又一次地成长。因此,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否则,当孩子遇见困难时,他们就不会主动思考。内心想着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有了这种想法后,孩子无所谓的态度会让他们慢慢养成粗心的习惯。
2)家长要提醒孩子细心
父母应提醒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细节。这样,父母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促作用,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让他们列出清单,并在纸上写下他们需要的东西,以使他们不会遗忘。
3)引导孩子接受后果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粗心是因为孩子太小,在孩子准备的时候,父母会帮助孩子做准备,以防孩子犯错。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只有让孩子们真正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并让他们知道“马大哈”的后果,他们才能在下一次更在意他们的行为。
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记忆力和专注力不高,所以会出现“马大哈”的行为,但父母必须约束孩子,不能让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否则会对孩子学习有很大影响。
今日讨论:你对3600÷9=400的答案有其他看法吗?老师的解释是否有道理?欢迎留言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