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家开始提倡中医中药的发展,治未病也作为一个崭新的观念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到底治未病真的能被多少人所理解,所接受呢?
治未病,治胃病,看似相似,其实包含的内容截然不同,现在好多人如果出现脾胃虚弱,不管是胃胀胃痛,还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大多选择西医治疗,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却是一把双刃剑,大把大把的吃药,对胃粘膜是一种非常大的刺激,导致脾胃寒湿愈加严重。
背部疏通,提升阳气和免疫力
因为抗生素属于寒凉之物,长期服用的后果就是体内的寒湿越来越重,胃粘膜的通透性降低,导致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瘀堵,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本来脾胃问题就是跟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长期服用寒凉辛辣刺激食物,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特别是吃宵夜已经成为好多人的必备餐。所以说,脾胃问题如果想调理的话很简单,预防大于治疗,三分治七分养,慢慢接受一种观念———治未病,而不是简单的对症用药,如果仅仅为了治胃病,那么最后的结果是必然的,长期服用各种药物,脾胃问题将会愈演愈烈!
长期饮食不当,导致脾胃虚寒
脾胃要学会养,这是一门学问,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劳作。粗茶淡饭,良药苦口,一根银针,一把中药,就解决了好多问题。
现如今为什么中医中药变得越来越弱,主要跟我们的观念转变有关。已经习惯了西医西药的快捷性,吃中药怕苦,扎针灸怕疼,做艾灸怕烟,一点苦头都不能接受,又怎么能把身体养好呢?
不要贪图效果太快,一味地追求效果一方面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一方面促生一些医生为了追求效果,大量的使用药物,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中医中药,几千年的传承
我个人认为,中医中药,艾灸,针灸,都是很好的调理方法。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新冠肺炎期间,好多病人接受了中医中药和艾灸调理,效果已经被证实。所以说,千万不要把老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好东西都给摈弃了,那将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治未病,要想被大家接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改变旧观念,不要等到病来了,才找到去治疗。好多人让他花费几百元钱去调理身体,百般不情愿,但是到大医院,却是任人宰割,心甘情愿。我们如果买一辆新车,花钱去保养,一点都不心疼,那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就不舍得了呢?除了健康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有多少人到老都没有过明白!
如果学会了治未病,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花费心思的治胃病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