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这个开国中将“出将入相”,官至副国级,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

这个开国中将“出将入相”,官至副国级,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

(帅克声明: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在177名开国中将当中,这个人应该说是文武双全、军地兼优,是中将当中“升官”最大的一位,最高至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可谓是“出将入相”,非常富有传奇。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邓小平对他委以重任。

这个人就是独臂开国中将——余秋里。

抓新式整军很有一套,毛泽东专门听取了他的经验介绍

长时间的一线带兵打仗经历和政治教育实践,使余秋里善于思考总结,善于挖掘典型,善于推广经验。在1947年的冬季整训中,余秋里任政委的358旅,率先开展了“诉苦三查”(诉旧社会的苦、诉旧军队的苦,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活动,“鲜明提出以阶级教育为龙头,以巩固部队士气为目的,在全旅展开一次思想上、组织上的彻底整顿”。

余秋里还将活动中的做法经验认真梳理总结,写成专题报告上报。彭德怀阅看报告后连连赞扬,又呈报毛泽东。毛泽东对余秋里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并将“诉苦三查”定名为“新式整军运动”。

西北野战军专门“表扬了358旅的做法和余秋里同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并向各部队介绍了他们的经验”。此后,一场以“诉苦三查”方法进行的新式整军运动不仅在西北野战军开展,进而在全军范围内推广。

1948年1月,毛泽东于米脂县杨家沟召见余秋里,了解“诉苦三查”有关情况。

“余秋里至毛泽东窑洞滔滔不绝汇报了3个小时。毛泽东击掌说到:“很好!很好!我们从中央苏区,就想找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你们‘诉苦三查’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后来,毛泽东在《评西北大捷兼论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对“诉苦三查”运动专门给予高度赞扬。

抓石油会战很有一套,毛泽东不拘一格让他接任石油部长

新中国的石油供应十分匮乏,以至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对此,毛泽东、周恩来等高度关注石油开发问题。特别是1958年初,针对“不少汽车被迫抛锚,军队中有的部队取消演习,连首都街头也出现了背负沉重煤气包的公共汽车”现象,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开会研究石油问题,石油成了亟待解决的国家大事。

为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派一员得力领导担纲石油部长,加快寻找石油,以解燃眉之急。彭德怀、贺龙等向毛泽东推荐了余秋里。为此,毛泽东在中南海专门召见余秋里,对其寄予厚望。

1958年2月,余秋里脱掉军装,接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受命出征。自此,在余秋里的具体组织领导下,一场史无前例的石油大会战自大庆拉开帷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些豪迈的语言传遍全国,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口号和最强音。

“从1958年2月到1965年1月余秋里同志担任石油部部长的七年间,就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长期落后的面貌,而且为以后原油产量上一亿吨,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在余秋里的领导下,又先后发现并建成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等一批油田,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抓新时期政治工作很有一套,邓小平让他重穿军装委以重任

1982年9月,余秋里同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脱掉二十多年军装的他重又穿上,余秋里高兴不已。

上任前,邓小平亲自约见余秋里,对他这样说到:

“秋里同志,经过‘文革’十年的折腾,军队的现状大不如从前,一些传统被破坏了,政治工作遭到了削弱。军队内部问题很多,派性、‘文革’余毒……编制不合理、机构重叠。你去了总政,要放手干,下大力气,当然,这还得有个过程”。

余秋里上任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新时期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在部队专业化建设、干部年轻化建设、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百万大裁军等一系列带有全局全军性影响的重大工作中,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倾注了大量智慧和心血,很好地协助邓小平对新时期军队的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顿和改革。

主要参考资料:《余秋里传》《余秋里回忆录》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42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