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房产大佬营救贾跃亭

房产大佬营救贾跃亭

贾跃亭这次在悬崖边抓住的救命稻草是恒大。

6月25日,贾跃亭控制的FF宣布,获得20亿美元首轮融资,创始人贾跃亭出任CEO。

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约合8.5亿美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时颖与FF成立的合资公司)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FF原股东持股33%,管理层持股22%。

也就是说,许家印买下了贾跃亭造车的公司。

对于钱脉如命脉的贾跃亭发现:能救他的只有手握重资的地产商。也只有财大气粗的地产商,才能成为贾跃亭“踩着七彩祥云的男人”。

这是一场豪赌,前有孙宏斌巨亏165亿断头钱,血还没干透;许家印就扛着8亿美元上了。剧本原汁原味,依然是腰缠万贯的男配角仗义疏财,意图拯救身陷困境的男主角,不过,这次男配角则从孙宏斌换成了更大牌的许家印。

前有孙宏斌,后有许家印。贾跃亭到底有什么手段和筹码,能够让许家印无视前车之鉴倾囊相助?

先说孙宏斌,现在最主流的说法是孙宏斌对贾跃亭英雄相惜,再加上有老乡关系,所以不忍看贾跃亭一败涂地,倾囊相授;即使165亿赔光也在所不惜。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孙宏斌不可能想不到即使自己入场,只不过是让乐视苟延残喘一阵,就算亲生关系也没有这么帮的。


1.柳传志的认可

孙宏斌当年如日中天被柳传志扔进监狱蹲了4年,出狱之后心甘情愿拜码头认错,说明柳传志在孙宏斌心中的位置很重。想想当年下海的第一代企业家,褚时健李经纬郑俊怀等都没有完美的结局,剩下过气的过气,低调的低调,所以柳传志可以说是第一代企业家当中的大佬。

但柳传志联想今时不同往日,BATJ的崛起让他无所适从,这时候贾会计横空出世,乐视的互联网+,生态圈等等均是柳传志所求而不得的。所以柳传志才破格把贾跃亭带进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给贾会计站台助威。

从令主任2016年7月被判刑,2016年8月乐视被曝出开始拖欠供应商钱款,再到2017年4月贾跃亭的FF宣布造车,再到2017年6月贾跃亭资产被冻结,每一步贾跃亭都计算在报道之前。而柳传志能成为企业家常青树,政治觉悟必然很高,历次整顿联想他总能安然无恙。如果说之前柳传志不过是出力不出钱,只是站台助威,但在这一刻,贾跃亭的政治智慧得到了柳传志的认可。


2.乐视的土地储备

如果说柳传志对贾跃亭的认可是让孙宏斌动了入主乐视的心思,那么乐视巨量的土地储备,则成了帮助孙宏斌拍板的主要原因。乐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德清、临汾、海口、深圳、张家口及贵阳等多地有直接拿地或以产业投资等方式低价拿下土地。

尽管接盘乐视网股权巨亏,但从融创的地产主业角度来看,孙宏斌应该是赚的。

融创中国2017年8月31日公告显示,3月份其下属公司分别以2.2亿元、3亿元的代价,收购了乐视投资持有的重庆乐视界置业发展有限公司50%股权,以及上海隆视各50%股权。

上海隆视项目的主要开发为办公用途,占地面积1.58万㎡,计容建筑面积6.1万㎡;重庆乐视界主要从事开发重庆两江新区的龙兴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5.44万㎡,计容建筑面积39.92万㎡,可售面积35.61万㎡。重庆乐视界上述项目的拿地价为4.21亿元,融创仅以一半的价格,拿走了50%股权。融创中国还在公告中称,将成为乐视系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唯一合作方,将在地产产业(包括但不限于影视产业、汽车产业、体育产业、互联网生态等方面)深度合作。


也就是说,乐视的地,被孙宏斌承包了。

如果说贾跃亭对于孙宏斌的诱惑是土地,对于许家印的诱惑就是FF新能源车。


许家印作为白手起家的房地产大佬,胆子大敢冒险、维护政商关系都自不用提。同时,这种级别的商人定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和智库,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国家政策风向变动(如柳传志)。

虽然恒大2017年恒大业绩亮眼:总资产17618亿,净资产2422亿,营业额3110亿,核心利润405亿,净利润370亿,现金余额2877亿,各项核心指标名列行业第一。

但现在国家强力去杠杆,限制炒房,再加上房价高企,6个钱包早已被掏空,房地产行业已没有前几年的火爆;而互联网、科技行业又朝气蓬勃。

BATJ插不上手,投资新企业周期太长,成败难料;FF海外孤悬,而且已经通过美国政府CFIUS审批,到手就是高科技企业的半成品,事半功倍。


当然,许老板也不是人傻钱多的主。

根据贾跃亭和许家印的对赌协议——如果无法在2018年底之前兑现首批电动车量产交付之承诺,贾跃亭则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而且,恒大A轮的20亿美元,只拿出了8亿美元,剩下的12亿美元,分别在19年和20年年底给。许家印采取的分批付款的方式,一是大大降低了自身风险,一旦FF公司出现变故,后面还可以及时止损;二是认准了FF是贾会计最后翻身的机会,不可能不卖命去推动FF汽车的量产;三是许家印看准了新能源汽车日后的发展。

20亿美金对贾跃亭来讲,是翻身的最后机会;而许家印通过接盘,获得了舆论关注,增加了曝光。最关键的一点,新能源车已经成为2025的一块重要拼图,其中的政治意义许家印和贾跃亭不可能不懂得。

国内新能源又不只FF一家,北汽、荣威、吉利等均已经推出已经上路的新能源汽车,万一许家印赌错了呢?


看一组数据——

日本在新能源汽车专利布局方面,已经构筑起专利壁垒。截至2015年底,日本在欧洲布局达8842件,占欧洲专利局总量的51.25%。在美国布局达18944件,占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总量的41.98%。韩国布局量达4339件,占韩国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总量的20.47%。在我国布局达10754件,占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总量的20.14%。
美国在欧洲布局达4269件,占欧洲专利局申请量的24.74%。在我国专利布局达5610件,占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总量的10.51%。在韩国布局达1484件,占韩国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总量的8.72%。在日本布局达4537件,占日本特许厅专利申请总量的4.88%。
对比日本、韩国和美国,我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专利布局方面显得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专利总量上,日本40531件,我国14128件,差距巨大

FF在中国和美国申请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专利已达2000多件。这些专利涵盖三电系统、自动驾驶、车联网、生产和制造领域。特别是大负载电力输出技术及T型逆变器率先获得美国专利。研发的充电设备效率达200千瓦/小时(特斯拉为120千瓦/小时左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对贾会计来说,用时间换钱;许家印用钱换项目。一旦FF能够量产,未来的新能源市场就有恒大的一块蛋糕;如果按照专利数量和数据来看,恒大通过FF,已经进入了决赛圈,许家印肯定要赌一把。

而且,恒大在年初就决定要向高科技领域发力,任泽平在今年的报告中写到——

积极探索高科技。一方面因为家国情怀和民营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恒大作为龙头民营企业,必须要为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用十年的时间,从科研、到孵化、再到产业化,一定可以培养出一大批世界领先的前沿科技技术,高科技产业也将成为恒大的龙头产业。

上一代实业家对于中国政策的顺势而为可谓是登峰造极,许老板也是抓住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新能源车目前还是一大片蓝海,许老板此时提出战略转型跨界新能源汽车,是顺应潮流之举。这次恒大联手FF,许家印用不大的代价,就内定了日后的入场券,不可谓不精明;孙宏斌明着是巨亏,但实际是两条线同时操作,股市折戟,土地获利,也没有损失。

不过,目前来看,贾会计手里的牌都打的干干净净,虽然此次融资初见阳光,但前路漫漫犹未可知。如果这次FF失败,谁还能拯救贾跃亭?他手里还有什么能够兑换的筹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887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