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如果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可能是缺爱了,父母要重视

孩子如果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可能是缺爱了,父母要重视

疫情新冠状病毒的降临,让孩子的假期变得漫长了,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了,有些家长很珍惜这不一样的假期,觉得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很短,所以在陪伴的时候非常用心,但是更多的父母都在网络各种平台上抱怨假期太长,神兽孩子在家里各种捣乱让他们已经崩溃了。

同样都是孩子的父母,却对这特殊假期有不同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抱怨的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责骂殴打孩子,自己不顺心时拿孩子出气。久之孩子在无形中也受父母的影响,不顺心就发脾气,父母看到孩子发脾气更是愤怒,就对孩子教育批评打骂。

其实当孩子经常遭到打击和侮辱的时候,心理会受到伤害,这时候孩子会短暂的抽离,会有脾气,吵闹,沉默。这就是所谓的丧失感。

孩子的“丧失感”与家长有着极大的关系

1.年幼时的遺责造成的心灵伤口

孩子本身的抗击打能力弱,父母对孩子太多的地批评指责声,孩子心里会很反感,就会产生丧失感。 其实这种指责批评会在孩子的心中形成阴影,孩子也会受影响变得爱发脾气。

2.孩子在外界被欺负

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我们是看不到更无法预料的每个孩子心理素质是不同的,比如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吵架,所以心情不好了。明天在别的地方又被人欺负了,受到打击了。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在受到欺负时就容易形成的丧失感。

3.难听的话刺激到了孩子

孩子最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然后自己就变得情绪化。要是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时候,孩子就会记在心里。其实这时候的某些话语已经刺激到了孩子,孩子在心理面开始反抗和憎恨了。所以我们在平常说话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不然孩子就会产生“丧失感。”

丧失感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 发脾气,沉默,寡言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经常会发脾气,沉默,寡言就是因为丧失感的存在,然后使孩子变得情绪不乐观,这只是丧失感的一部分表现,想要医治孩子的心理创伤就要彻底的了解消除丧失感。

2.睡眠质量降低

孩子如果没有什么精神,做什么事情都是无精打采的,精神情绪不好,睡眠质量降低了,孩子不断地受压迫,身体产生排斥,在休息的时候就会有着巨大的适应感。这就是丧失感的体现。

丧失感的危害很多都看得到,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存在丧失感,不然他们的生活就会出现很大的影响。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的丧失感慢慢消除呢?

控制丧失感,我们需要对孩子这么做

1.作为父母要减少对孩子的呵斥

孩子如果能够把规定的任务做完,我们就不需要让孩子进行高负荷的工作,父母要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在孩在情绪消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感受到爱,父母要学会去关心理解孩子。

2.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

如果孩子想要放松,快乐,父母也不要约束,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能降低孩子的丧失感,孩子被满足了就能感受到快乐,心理的创伤就化解了,即使不满足孩子,也不能拒绝,批评孩子。

不然丧失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约束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内心就无法释放的话,那么孩子也会越来越被动。太呵护孩子有时候是在伤害孩子。要是孩子本身就有心理障碍的话,父母更应该体谅关心孩子。

3.要多赞美肯定孩子,让孩子找到存在感。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孩子多些表扬与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够帮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意义。孩子被认同就会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会更自信。

其实丧失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作为父母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不要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小编希望我们所有的父母能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更用心些,让孩子在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想了解更多育儿常识,欢迎关注我们,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将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万分感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77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