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发布iPhone SE、华为发布P40系列以及小米、OPPO等在2020年发布各种新机,似乎折叠屏手机的热潮已经过去了?回看这两年折叠屏手机的发展历程,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而是只有头部手机厂商在竞争,也许你已经猜到这两家手机厂商了,没错就是华为和三星。
一项好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我想最重要的除了实际市场需求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能否打入中端市场,不管是三星Galaxy Fold还是华为MateX,售价都超过了15000元,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花费1.5万买一部手机很难被接受。
在最新的华为MateXs发布时,余承东曾对外表示,折叠屏手机成本很高,高到你无法想象。
在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研发费用之后,换来的量产折叠屏手机,到底能带来哪些升级?更大的屏幕可以显示更多内容?看电影更爽?打游戏更爽?
当一项技术只能给用户带来痒点,而不能解决用户痛点时,它一定只是“一时兴起”,很快就会被用户遗忘。
既然通过折叠后可显示更大的屏幕不能被用户接受,那么越折越小的手机呢?三星Galaxy Z Flip就是如此,除了三星,Moto RAZR也采用了横向对折获得更小设备的方案。
折叠屏手机在将屏幕变大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连锁反应,比如软件如何适配?供应链怎么设计?第三方配件厂商推出的配件难度太大。
单单软件适配这一难题就很难解决,安卓生态下的平板系统有多难用相信不用多介绍了吧,多年来平板市场始终被iPad霸占,在平板市场似乎已经形成了平板只有“iPad和其他”这一说法,孱弱的生态系统用起来非常糟心。
虽然三星和华为都对折叠屏设备进行了软件优化,但本质上依然是在手机上进行更新迭代,谁也没有为折叠屏手机打造全新的系统。
由于折叠屏手机成本太高,需求过低,必然会引起供应链的对折叠屏手机产生消极心态。同时第三方的配件厂商应该怎么打造手机壳?贴膜?
看到这里,我觉得折叠屏手机就是手机厂商一个人的狂欢,或者说秀技术的产品,因为没钱真的做不起折叠屏手机。
没钱做不起折叠屏手机,咋办?简单,发布一个概念版就行了,比如小米MIX Alpha。
那么折叠屏手机到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小编认为至少未来三年不是。
要知道Galaxy Fold能够量产,三星可是花了7年的时间来研究,但今年即便是Galaxy Fold已经卖了几百万台,仍然只有头部厂商玩得起。
所以对于华为或三星而言,能否在未来几年将折叠屏手机推广开来至关重要,如果折叠屏这条路走错了,那么钱也就打水漂了。
在2019年2月的三星发布会,三星仅用了15分钟来介绍Galaxy Fold,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除了“能折叠”也没有什么可以炫技的了,但尴尬点就在这里,“能折叠”对于厂商而言需要花费很多心血,但对于用户而言,玩过了之后新鲜感过去,就只剩下后悔了(因为折叠屏手机太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