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童星,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孟志超,"三毛"的饰演者,1995年的那部《三毛流浪记》可谓是红极一时,几乎大家都看过,这部剧之后,直到现在,孟志超也一直有在参演作品,但是却再也无人识了。
《三毛流浪记》曾经是一代人的记忆,《三毛流浪记》原是被称为“三毛之父”的张乐平老先生,为孩子们创作的经典漫画。改拍成电影后,更是反响热烈,后来还创作了续集。
漫画版出自1935年,又在1949年诞生电影版,1996年出电视剧版。讲述的是“三毛”一路乞讨,到大上海后的坎坷命运和遭遇,同时表现了“三毛”不断寻找幸福的辛酸、无奈,和幽默的流浪经历。
1995年,孟智超还是个在上海市和田路小学读三年级的愣头青。不过当时的他,一边上学,一边在银都艺校学习表演。 他回忆道,自己那时在艺校学习很主动,经常和老师探讨表演内容,即使是AB角的不同感觉也向老师求教。这份好学让当时10岁的他交到好运,《三毛流浪记》剧组从6000个孩子海选到3个孩子剃发试镜,最张只留下三位有一定的演技,长相像三毛的小孩,当年孟智超就是其中的一位。
孟智超非常想得到这一次机会,参演这个主角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头发理成跟三毛一样,导演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当中,谁先把头发剃了,谁就出演“三毛”。,但另外两个孩子一点都不愿意,只有孟智超愿意。
这样,让孟智超剃头进入剧组,但这只是个开始。因为“三毛”食不果腹的悲惨童年,为了贴合人物,孟智超一个月瘦了15斤。就这样,对表演懵懵懂懂的他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当年,孟智超也因在该剧中成功扮演荧屏“小三毛”而家喻户晓。这么多年过去了,“小三毛”已成为“电眼美男”,虽然他先后拍摄过电视剧《狮城大盗》《大风车》《逼子成龙》《聚宝盆》等,但先入为主的印象,使他一直难以摆脱“小三毛”的“阴影”。
更令他尴尬的是,因当年上镜化妆过度而留下了后遗症。由于当年演“小三毛”,头上只留三根会动的毛,每三天要刮一次头皮,还时常需要粘贴或更换前额头发,加上日后接演清宫戏,化妆对头皮造成很大伤害,使得他落发严重,已面临谢顶的危险。他常自我调侃,“这下我真快成三毛了。”
他说:我那时特别自卑,回绝了很多片约。后来我去做了拉皮手术和植发,整个脑袋大概缝了三百多针。
他虽然个子不高却白白净净,浓眉毛大眼睛依稀可以看出“小三毛”的影子。
孟智超曾作为央视《开讲啦》节目中的嘉宾走上舞台,在提问环节,很多80后观众提问,你以前曾经那么有名,现在走在大街上,无人相识,心里的落差是不是很大?
他回答:“很痛苦,也很纠结。但是,人生还是该拿得起,放得下。好汉不提当年勇,总拿过往的成绩说事儿,总放不下,一生都会苦恼。”
现在的孟智超,是某学校艺术系的表演总监,还是做着表演相关的工作,尽管现在几乎不演戏了,但幕后的工作也很开心,也算不忘初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