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的道德底线
对于【原油宝事件】就不做梳理了,不清楚的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原油宝事件梳理|一周要闻这篇文章。
直接说结论,这次原油宝投资人最终能否胜诉不太好说,但中行这次绝对有虚假宣传、虚假销售的嫌疑!
中国银行微银行宣传文案
在中行的宣传文案中,赫然写着的"投资小白"、"好玩有趣"这些字眼就是中行夸大宣传的证据。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知道原油宝的大部分受众就是完全没有金融概念的“投资小白”,而这些投资小白投资该产品的原因之一就是:该产品有大银行背书!
对有财经背景的投资人来说,他们关注产品,知道最重要的是「产品的最终投资标的」以及背后的一整套投资规则;然而对于没有财经背景又不愿学习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投资产品,最关注的就是背书人。
比如说,他们投资支付宝里的余额宝,不是因为知道余额宝属于货币基金,风险小,而是因为支付宝的背后是马云,他们投资原油宝,也不是因为知道原油宝的最终标的是原油期货(知道可能就会小心一点了),而是因为这款产品的背后是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四大行之一,怎么会欺骗这些“投资小白”呢?
因为本人所学专业是财经类,所以我爸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总喜欢问我一声,而我每次跟他解释,并且让他多学一点理财知识的时候,他总是不耐烦,还说:“这款产品是××银行的,应该没问题,××银行不会骗我。”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是大银行发行的产品,就是绝对安全的!
而一些被信任的大银行呢。对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可能并没有那么放在心上,他们想着的是,把产品卖出去,赚点手续费就行!
然而,资金到手之后呢?
在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投资小白"的时候,却没有做到"尽职尽责"的义务!
当芝商所改规则,允许负油价的时候,他们没有行动,
当明知道投资者在22点以后没有机会"平仓"的时候,他们没有行动,
当他们眼睁睁看着投资者的钱化为乌有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行动,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合约中白纸黑字写好了,穿仓不是他们的责任。
他们因为享有信息差,从而可以对出售的金融产品享受完全的解释权。
从行为上说,他们的交易手法没有问题,
然而从道德上说,他们却损害了身为四大行的声誉、辜负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信任。
当一个普通企业将法律作为自己的道德底线时,其实就已经输了,又何况是一个背负着分配资源、调节信贷投放、承担信用中介的国有大银行呢?
中国投资的“膝跳反射”
这一事件本身,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恐怕是,经此一役,那些“投资小白”们,丧失了对国有大银行的信任,
然而学习财经知识的门槛又太高(从小白到合格的投资人,通常至少需要一万小时),
于是他们开始对股票、基金、期权、期货......这些“高大上”的投资概念完全避而不及,深怕再次栽进“投资陷阱”!
那么他们的剩余可支配收入最终会流向哪里呢?
没错!他们从小到大最熟悉的产品——房子!
从2008年“四万亿”计划开始,一批一批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大家吃饭聊天的时候,只要一谈到投资相关话题,就必须要谈“哪儿哪儿哪儿的房子又涨价了”。
从那时起,房地产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居民发家致富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没人愿意再从事实业、搞研发,去卖房,随随便便年薪百万,不开心吗?
没人愿意轻易在大城市结婚生子,六个钱包养不起一个大城市的房子,又何况小孩呢?
没人愿意相信“踏踏实实干活、奋斗创造奇迹”,只看到身边谁谁谁买房卖房当包租婆,日子过得不要太安逸。
只见他高楼起,只见一颗颗浮躁不安的心......
虽然从16年起,高层会议不断重申“房住不炒”,然而当危机来临时,总是房子的保值效果最为显著,每次一放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感慨“房子又要涨了”。
楼市仿佛成了中国投资的“膝跳反射”。
居民的投资信任危机
其实,一个国家最合理的投资状态应该是:
实体企业在资本市场(股市、债市)上融资渠道通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较强,符合优胜劣汰的规则,大部分闲散资金都流入了资本市场,股民们要么把资金交给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打理(长期基金定投),要么做一个价值投资者,每年赚取一定数量的分红。
所以我国先后出台了「核准制改注册制」、「完善退市政策」等一系列相关举措,都是为了让资金流向更缺水的地方,都是为了让要素流动更加流畅。(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未来户籍制度、房价走势将如何变化?这份意见你必须要了解)
然而,这次事件过后,不知又有多少人被“投资”这一看上去高大上的名词给恫吓,从而对资本市场避之唯恐不及。
投资确实应该「心存敬畏」,确实应该「不碰不了解的事情」,
然而,当大部分国民对投资的认知只局限于「房子」的时候,
拥有更多财经背景的金融机构在没有对投资者进行适当的教育,就随便兜售产品的情况下,
出现这种事情,恐怕只会让普通居民愈发厌恶风险,越发逃离他们不熟知的资本市场投资,
而我国步入正常合理的居民投资状态也将花费更长时间。
不懂商业经济?不会投资理财?没关系! 让我一点一点告诉你!
在这里,有【有趣有料的财经干货】,也有【严肃理性的观点态度】。
欢迎关注头条号【盐财经】、微信公众号【焖肉不加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