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对三国深有研究,而曹操是一个历史著名人物,其能当上枭雄,必定能力不凡。
但为什么易中天评价曹操的时候,会说凡是孩子在童年显得很老实,长大成人后都没多大出息呢?
孩子小时候显得老实沉默,在有些大人看来是乖巧懂事,表示的也挺喜欢,反倒是一些调皮捣蛋的野孩子,会闹得大人心烦,从而对其不喜欢。殊不知,有远见者则据此判断孩子将来的“命运”。易中天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表述:“曹操幼年小很调皮,所以他长大之后就非常有出息”。此话,立马引发了家长对自己孩子性格的深思。
那么这个讲法真的成立吗?
首先家长们在管教方面,确实普遍喜欢老实低调的孩子,而特烦调皮孩子,而易中天一针见血的提出调皮孩子长大有出息这个论点,这倒是引发了不少人的“视线范围”,据说很多乡村老者都曾对后辈说过这个讲法,有时候一些村中老人看到大人训顽皮的男孩子,则会笑道:“男孩子顽皮点好”。
文献《三国志》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正是说曹操幼年时候就是一个十分顽皮的野孩子,其性情豪放不羁,做出的行为往往让旁人为止惊叹称奇。有一天,曹操的叔父不耐烦了,就再次出口训导曹操,殊不知曹操小小年纪听完十分不开心,就跑去跟他老爹吐苦水,莫想到还因此被他爹拿出藤条狠狠的抽了一顿,从此曹操心里就埋下了讨厌叔父的坏印象。
之后,曹操就开始调皮的捉弄自己的叔父,一日他见到叔父又想来教训自己,于是立马装成个羊癫疯发作一样,嘴巴歪得异常夸张,其叔父见状吓得转身就跑去告诉了曹操的父亲。可当曹父赶来的时候,曹操又一点事情都没有了。
曹父疑惑询问曹操,操日:“吾无事矣,莫不是叔父刻意背后道我长短”。最终,曹父因为太过宠爱曹操,就反而不再相信弟弟的劝说,故此使得曹操变得越加调皮。
这里有一则关于曹操小时候的野史,称袁绍在童年时就已经认识了曹操。当年,袁绍的祖辈是三公四世,使得他一出生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生活跟高等的教育,之后袁绍就被安排进洛阳的贵族学院就读。而曹操他爹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也算是一个名门望族子弟,而曹操的年龄跟袁绍又相仿,于是就有幸成为同一届的贵族学院校友。在学院读书的时候,曹操依旧调皮异常,同样袁绍也是一个野孩子,闹起来大人也拿他没办法,于是两人就气味相投成为一对调皮玩伴。
有一次,曹操带领袁绍跟一帮皮孩子去闹亲,打算在街市路上捣乱人家的成亲队伍,不料对方人多,很快就对他们这一群顽皮猴子进行狂追猛打。在逃跑过程中,袁绍小儿因为跑得太匆忙,不小心脚一歪就摔进了一个土坑里面,跑在后面的曹操见他掉坑里,不但没有停下拉他,反而对后面追打的大人喊道:“小贼在这里,快来抓吧”,幸亏坑里的袁绍机灵,很快就爬了出来,一溜烟跑消失了。
通过上述的小故事,我们就能看出曹操在小时候到底有多调皮。而他长大后的辉煌成就往往又令人叹服。故此易中天教授就得出了一个“成长理论”,称小孩子越调皮长大后就越出息?所谓三岁尿床,定一生,很多人总会因三岁小孩的行为,从而给他们定义终生。这究竟是对是错,大家是怎么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