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墨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现在的家庭大都只有一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父母轻易不会打骂指责。在这样的宠爱之下,孩子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家里是蛮横的小霸王,说一不二,和长辈顶起嘴来小嘴叭叭的,可一出了门,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打招呼畏畏缩缩,话都说不好,一秒变怂。
很多家长安慰自己:“我家孩子认生。”错!这不是认生,而是典型的“窝里横”。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这种表现,而不是一味地圆场、找借口。
小铭今年六岁,是爸爸妈妈唯一的孩子,更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独苗,不光爷爷奶奶疼爱有加,外公外婆也是喜欢得不得了。从小到大,小铭妈妈还没有批评他几句,就要被家里的四位老人“狂轰乱炸”,说她太严格了。他们的说辞总是那一套:“孩子还小,犯点小错误没什么啊!”“不就是买个玩具嘛,孩子开心就好。”……就这样,小铭一路在他们的“包容”中长大,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服管教。
这一天,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小铭的爸爸妈妈都去了。小铭穿着准备好的服装,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幼儿园。来了几位熟识的家长,小铭妈妈把小铭叫过来,让他跟叔叔阿姨们打招呼,谁知刚才在车上还滔滔不绝的小铭,此时却低头躲在妈妈身后,打招呼的声音低得根本听不见!小铭妈妈只好一脸尴尬地说:“看来这孩子有点认生啊,呵呵。”在接下来的游戏里,小铭表现的也不是很好,他总是唯唯诺诺、慌乱不堪,完全没有了在家里的那股机灵劲儿。
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小铭爸爸不禁陷入了思考:这孩子真的只是认生吗?
“窝里横”的孩子如果不早点加以管教和纠正,长大后就会产生性格上的缺陷,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自信,没有担当
孩子在过度的夸奖中长大,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但和别人接触之后发现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因而备受打击,失去自信心,不敢承担任何事情,没有担当
2)缺乏安全感,过分依赖他人。
他们一旦离开家庭步入社会,就像离开了温室的花朵,被社会的洪水猛兽吓得畏惧不前,没有了安全感。
3)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规矩。
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的说的话就必须要被重视,但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别人不会像家人那样宠他,就会屡屡碰壁、心生怨怼。
做到下面几点,就能避免孩子变成“窝里横”。
1:不纵容、不溺爱
“窝里横”就像温水煮青蛙,家人的骄纵溺爱就像慢性毒药,只有及时止损,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好未来。家长疼爱孩子,很容易陷入溺爱的误区,这时就需要家长多多自我反省,看清楚什么是应该顺着孩子、什么事绝对不能纵容他,把握好疼爱和溺爱之间的平衡。
2:立规矩、守规矩
家长之间达成一致,确定好家里的规矩,比如:吃饭期间不能看电视,那么就要坚决要求孩子执行,不能因孩子的央求和哭闹而妥协,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只有让孩子心中有了分寸感,有了原则,之后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培养出懂礼貌、有分寸的好孩子。
3:已经有这个问题的,要隔离“溺爱源”,矫枉过正
很多家庭里,父母工作忙没空教育孩子,孩子的事全权委托长辈,这样做会有一定的隐患。一旦父母发现孩子有“窝里横”的苗头,可以劝告长辈不要溺爱,如果效果不佳,就只能家长亲自带孩子了。不然的话,家长哪怕挣了再多的钱,孩子却已经一身的缺点和坏习惯,那也是得不偿失。
疼爱和溺爱之间的平衡点,到底该如何把握呢?相信你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去平衡,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