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中国的一张名片,而在乒乓球相关的体育竞技中,中国运动员更是处于霸主地位的存在。乒乓球也被誉为"国球",可见其地位之高。而乒乓球在历史中也曾发挥过特殊的政治作用。1971年,美国乒乓球国家队代表美国来中国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友谊赛",也正是因为这小小的乒乓球,中美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不断地升温。
中国的乒乓球实力,一直是处于全球顶尖实力中的一员,而有这样一位来自有中国血缘的运动员,却坚持为日本乒乓球国家队效力,还放出豪言壮志,声称要打败中国。这位被许多球迷视为跳梁小丑的就是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张本智和。
一、 与乒乓球相伴的青年
张本智和2003年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父母都是中国人。1998年他的父母张宇、张凌选择去日本生活,其中他的父亲正式选择了加入日本国籍。而他的母亲,张凌选择保留中国国籍。因此,在日本出生的张本智和身上流着地地道道的中国血脉。
张本智和的父母在当时都是非常出名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也是由此小小年纪的张本智和在父母的影响下很早便拿起了乒乓球拍,并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极为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至少要能够达到和他父母一样的水准。
张本智和的母亲张凌,更是曾经和邓亚萍、乔红等中国乒乓球名将在天津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一起并肩作战,还曾多次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夺得冠军。可以说,张本智和身上的基因极为强大,而张本智和也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非常热爱乒乓球。
张本智和两岁就开始打乒乓球,2003年出生还没有成年的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球龄却并不比日本的许多老将逊色,反而凭借着更为年轻的身体优势,隐隐有占上风的势头。
与同龄人不同,张本智和并不会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分心、贪玩。他全心全意的专注在乒乓球身上,这一点让他的父母对此极为满意,相信张本智和的天赋在他们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下不断展现,并最终获得比他们两更为杰出的成绩。
在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专注下,张本智和的童年一直伴随着乒乓球,也因此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更加的沉默、内敛,只有在打乒乓球的时候才会展露出狂野的一面,有着一股不把对手打败便不放手的干劲。
二、初露锋芒的运动生涯
前些年仅仅12岁的张本智和,在波兰举办的公开赛中,经过多轮比拼成功的闯入了男单正赛,并成为了公开赛男单正赛最年轻的一位运动员。但是这位年轻的运动员却非常的不幸,遇到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运动员马龙,最终马龙4比0击败了张本智和。
这一战虽然张本智和并没有得到胜利,但却虽败犹荣。而他也因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名声大噪,成为了体育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许多日本媒体都对张本智和的成长抱有着期待的态度,张本智和也因此在日本名声大噪。
之后日本举办了乒乓球锦标赛,张本智和在首轮对战的是一名25岁的老将铃诚木。当时许多人以为,在波兰公开赛的那一幕又要重演。可这次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年仅12岁的张本智和竟然在15分钟之内就将正值壮年的铃诚木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并最终输给了张本智和,只能遗憾离场。
经此一役,张本智和在乒乓球上的天赋彻底惊到了众人,更多的目光开始投向这位虽然还只有12岁,但是却拥有着让人不容小觑的实力的小将。日本球迷开始对张本智和的横空出世抱有了极大的期待,认为他能够带领日本的乒乓球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随后,张本智和也的确用自己的实力,回应了大众的期待,他成为了多个比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之后张本智和还在印度公开赛半决赛中凭借4比2击败印度一哥阿昌塔。张本智和就此以13岁零237天的年龄,成为了进入国际乒联总决赛单打决赛最年轻的乒乓球球员。
三、尴尬的身份认同
中国文化中有着浓重的"故土"情结,很显然,张本智和虽然在为日本效力,骨子里却是留着中国的血脉。在他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曾一次次的表示要打败中国,这着实让许多中国球迷对这个日本华裔非常的厌恶。
中国公开赛举办时,张本智和也来到了中国参加比赛。非常巧的是,公开赛举办的地点正是他父亲的故乡——四川。在媒体采访时,他也表达自己的祖籍是四川,并表示非常喜爱这里。他的这番言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网友对此并不感冒,甚至认为他不配称自己的祖籍是四川。因为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并没有将中国的文化真正铭记于心。
于是,张本智和陷入了非常尴尬的身份认同危机,因为他自己选择了日本国籍,所以他并不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认可。而这样很显然,对他的职业生涯也造成了一些不小的打击,中国乒乓球队也将注意力转到了他的身上,并研究了他的打法,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以帮助面对张本智和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更好地战胜他。
不管张本智和承认与否,他的身上都流淌着最为纯正的华夏子孙的血脉,这是他走到哪里都不能抹除的。只有真正做到,正视自己的出身,才能使未来走的更为平稳。俗话说"落叶归根",即使脚步再远也不能忘记,出发的故土。
张本智和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后来的许多比赛中,提到中国也是显得非常谦虚,没有了之前嚣张的气焰,或许他也明白,故土的重要之处了。
文/斋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