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深度|超级得分手吴前和陈林坚三分如雨,却还隐藏着重大缺陷

深度|超级得分手吴前和陈林坚三分如雨,却还隐藏着重大缺陷

兵败世界杯的中国男篮,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三分能力是首当其冲,命中率仅为26.2%。外线球员未能给予内线球员足够的支持,也让中国男篮在世界杯困难重重,最终铩羽而归。其实,联赛中并不缺乏射手,比如浙江队的吴前和福建队的陈林坚等,他们在联赛中的表现非常亮眼,已经成为队内的超级得分手,但他们在去年的男篮集训队中获得的机会不多,也未能进入最终的12人大名单。

是什么原因让这样的射手在国家队中迷失自己?为何他们未能得到李楠的青睐?他们的风格特点是否有与现代篮球和国家队理念相悖之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数据表现可喜,三分能力出色

如下图所示,吴前和陈林坚本赛季发挥依旧稳定,各项数据保持着较高的水准,陈林坚在得分和篮板等方面的数据表现比较出色,而吴前在助攻、抢断和助失比等方面拿出的成绩单更亮眼。总体来看,他们各有特色,难分伯仲。

在得分方面,吴前在场均33.1分钟的上场时间里,拿到15.5分,排在联盟第36名,本土球员第13名。陈林坚场均上场38.4分钟,拿到19.1分,排在联盟第26名,本土球员第5名陈林坚的场均得分略高于吴前,但这并不能说明陈林坚得分能力更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球队的阵容配置以及战术打法的差异。

吴前和陈林坚的风格特点比较相似,都是以三分见长,也同样存在着共同的缺点,如果硬要说孰强孰弱,恐怕两边的球迷都不高兴。但他们身处在不同球队和体系中,难免造成各项数据的落差,如果互换球队,结果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吴前所在的浙江队在近几个赛季都有使用“双小外”的传统,而且小外援邓蒙和兰兹博格的持球进攻能力非常强,都需要球权。吴前作为小个子外线球员,“双小外”难免对他的进攻形成一定的挤压。另外,浙江队内线缺少牵制点,核心内线朱旭航虽然得分能力不俗,但也并非具有内线强吃和吸引包夹的能力,更多是通过三分和机动性拿分。再加上队内没有大外,内线球员对吴前的支援比较少。总之,以上因素或许是吴前得分数据低于陈林坚的重要原因。

福建队历来是重攻轻守的球队,在进攻端的效率高达119.5,位居联盟第5名,但防守效率却非常糟糕,以120.5排在联盟倒数第3名。在球队这样的战术体系中,球员在防守端消耗的体能相对较少,有利于提高进攻效率。另外,陈林坚面临的外线竞争相对较小,队内只有一个小外援,而且小外援杰特非常乐于传球,本赛季场均有8.6次助攻。在内线,福建队拥有国家队内线王哲林,而且大外援康宁汉姆也具有一定的牵制能力。所以,当内线吸引包夹防守之后,外线球员则会获得出手三分的机会。

当然,这不是在贬低陈林坚。得分需要有过硬的实力作为基础,陈林坚的得分能力在CBA已经得到证明,不仅表现在他百步穿杨的三分,还在于攻防转换中的快速进攻。而吴前也非常出色,能在双小外的夹缝中成长为队内本土第一得分手,证明其得分能力是经得起考验的。

作为外线球员,除了投三分,还需要有组织和串联球队能力。如果外线球员有较强的得分能力,就能吸引对方防守,从而能为队友拉开进攻空间,创造进攻机会。但得分数据较高的他们,助攻的数据并不高,原因主要跟他们的打法有关。

吴前和陈林坚都是出色的定点投射球员,但持球能力都不强。吴前在浙江队主打二号位,持球自主进攻的能力不强,球权并不多,个人的助攻数据远没有国家队的孙铭徽和郭艾伦出色。吴前本赛季场均送出3.8次助攻,排在联盟第26名。陈林坚在福建队主打三号位,球权更少,主要是作为外线的三分炮台在使用,组织和串联较少,本赛季场均只有1.8次助攻,排在联盟第64名。

在篮板上,吴前本赛季场均抢到3.7个,排在联盟第68名,陈林坚场均抢到3.8个,排在联盟第65名。在抢断上,吴前的表现比较出色,场均1.9个,排在联盟第12名,国内球员第6名,陈林坚场均1.1次,排在联盟第49名,国内球员第39名。在失误和封盖上,两人旗鼓相当。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吴前和陈林坚的得分能力非常强,特别是三分投射的能力,但也都存在持球不足的缺点,这也导致他们的组织和串联能力不强。不过,吴前的助攻数相对多一些,对队友的帮助也相对更大一些。从这个角度看,吴前或许离国家队更近一点,但也还要看他的攻防效率以及内外进攻的均衡性等情况。

攻防效率表现平平,离国家队水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攻防效率是衡量球员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但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吴前本赛季的进攻效率是117.6,排在联盟第87名,陈林坚进攻效率是121.1,排在联盟第70名。以联盟共400名球员左右来算,他们的进攻效率都能排进前25%,说明其进攻能力是比较强的,但也没有达到联盟顶尖位置,这或许是他们未能进入国家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林坚的进攻效率比吴前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陈林坚的投篮命中率比较稳定,场均得分比吴前高。另一方面,球员的进攻效率跟球队战术体系有较大的关系,福建队重攻轻守,对球员个人进攻效率的提升是有利的,而浙江队的攻防相对平衡一点。

在防守效率方面,吴前以96.8排在联盟第108名,陈林坚以106.4排在联盟第191名。吴前的防守效率排在联盟中等偏上,但远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水准。而陈林坚的防守表现更加糟糕,仅排在联盟中等位置,距国家队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吴前的防守效率比陈林坚高,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吴前的防守积极性更强,个人抢断能力在国内是名列前茅的。而陈林坚单兵防守能力不足, 再加上1.96米的身高和单薄的身体,在三号位的防守中是比较吃力的。另一方面,浙江队在防守端的表现在福建队之上,球队的防守体系更完成,防守能力也更出色。

在净效率上,吴前以20.8比14.7领先于陈林坚,说明吴前在攻防两端的整体效能在陈林坚之上,这也使得吴前在与陈林坚的国家队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投篮结构及其命中率隐藏重大缺陷


吴前本赛季共获得363次投篮机会,运动战总投篮命中率为39.9%,排在联盟第93名。内线投篮129次,占全部出手的35.5%,命中率为46.5%。中距离出手19次,占比是5.2%。三分出手215次,占比是59.3%,命中率为37.7%,三分命中率排在联盟第40名。共获得116次罚球,命中率为81.9%。

陈林坚本赛季共出手410次,运动战总投篮命中率为48.3%,排在联盟第53名。内线出手119次,占全部出手的29%,命中率为59.7%。中距离出手74次,占比是18%。三分出手217次,占比是53%,命中率为44.2%,三分命中率排在联盟第12名。共获得78次罚球,命中率为80.8%。

从结构图及其命中率来看,吴前和陈林坚在内线的出手次数不仅少,而且命中率也不理想,国内优秀的外线球员如郭艾伦、孙铭徽等,在内线的出手占了个人全部出手的50%以上,而且命中率都超过了63%。但吴前的内线出手仅占个人全部出手的三成多,陈林坚甚至不及三成。在内线命中率上,吴前的内线命中率不但远低于国内优秀的外线球员,而且还没有达到联赛的平均水准。而陈林坚的内线命中率稍微好一点,但也并不理想。

投篮结构暴露了他们的致命缺陷,这也难怪他们的国家队前景不被人看好。他们在内线的糟糕表现说明他们并非内外均衡的球员,而这恰恰是现代篮球所必需的,也是国家队所需要的。

亡羊补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吴前和陈林坚的三分能力非常强,三分出手占比非常高,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技术存在短板。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他们需要对自己的短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发挥长板效应的情况下,尽可能补足短板,这或许也是他们进入国家队的唯一选择。

吴前和陈林坚需要提高的地方不少,最当务之急的是提升持球突破能力,培养自主进攻的本领,使得自己在进攻端减少受助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创造性给队友制造机会。而持球突破能力需要良好的身体条件作为支撑,内线命中率也需要强硬的身体对抗来保障,所以他们还需要加强力量训练,提高身体厚度。与此同时,提高防守的意识与能力,尽可能在防守端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提高防守的效能。

结语

兵败世界杯的中国男篮,需要重整旗鼓,重新出发,而新老交替也被提上日程,队内的老将如方硕、可兰白克、任骏飞等将可能退出国家,联赛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将补位。吴前和陈林坚作为中生代球员,都有机会进入国家,但困难也比较大。不过,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只要他们足够努力,成功与否都已无怨无悔。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凯城体记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30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