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往的地震记录来看,安徽境内破坏性地震一共发生过17次,其中最高纪录是6.25级,而最近的一次破坏性地震记是70年代末期蚌埠5.0级地震。
地震发生概率,与局部地区的地质结构息息相关,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质断裂带之上,安徽境内也分布有大大小小多条断裂带,其中长度较长的有郯庐断裂带、太和--五河断裂带、宣城--泾县断裂带,宁国--绩溪断裂带,还有环大别山附近的多条小型断裂带较为集中。
比较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是安徽境内最长的断裂带,基本纵贯全境,从西南部的宿松县开始,跨越了庐江县、肥东县等,一直贯穿到了东北部的泗县、五河县,然后出境继续跨越江苏、山东。这条断裂带上发生过著名的郯城大地震距,不过距今已经350年了,后期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活跃,只有一些小型地震。
安徽发生地震最多的地区,是环大别山向北推进的这一区域,历史上最大的6.25级地震也位于大别山东北部的霍山县。因为大别山属于大型山脉,隆起时肯定会与周边地质发生结构断层,所以整个大别山区域集中有6条中小型断裂带,但相比于我国西部大型的山脉断裂带来讲,大别山的活动也不是特别剧烈。
整体上安徽境内发生大型地震的概率相对较低,大部分是一些中小型地震,对地表建筑破坏力有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1389.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仅一个“车厢”的火车:全程10267公里停157个站
« 上一篇2020-04-23 20:42:07
最艰难的湖北只是稳房企,其他城市还好意思救楼市?
下一篇 »2020-04-23 22: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