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李玫瑾:孩子6岁前父母该管什么?做好这5点,孩子长大后易成才

李玫瑾:孩子6岁前父母该管什么?做好这5点,孩子长大后易成才

文/大阳妈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孩子在还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就只会模仿大人的举动,而最佳的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身为父母者对孩子的教育是否上心,有没有对孩子尽到父母的责任都可以通过孩子的身上看到,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育儿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不断会遇到一些挑战,想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期间是有很多的路要走的,这应该是很多父母都有同感的一件事吧。

李玫瑾聊育儿

提起李玫瑾教授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她在育儿领域的观点被很多宝妈追捧,并不断收藏,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的心理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各个不同年龄间不同性格和不同家庭教出的孩子。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身上的恶习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力发育,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性格培养对于父母来说也是重要的责任之一。

未成年的孩子会犯错和迷失方向,都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在12岁以前,这一时期孩子对父母还处于依恋的阶段,在这过程中,6岁前是孩子更关键的阶段。

也就是说6岁之前,是父母对孩子性格培养的黄金阶段,父母要把握住孩子这一成长发育规律,对孩子有针对的开发和教育,以免孩子的性格存在缺陷。

李玫瑾:孩子6岁前父母该管什么?做好这5点,孩子长大后易成才

1. 克制孩子任性

孩子的需求在得不到父母的满足时,一般都会和父母哭闹,甚至以耍赖的方式作父母答应自己,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一般在三到五岁都有我要这个东西的意识出现了,如果父母不给,孩子就哭给你看,如果孩子的这个目的出现了。

父母就得开始对孩子要训练了,父母得懂得对孩子说“不”了,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不应该轻易妥协让步,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克制孩子任性的锻炼。

2. 父母防止孩子压抑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在哭闹过后,父母要防止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多长时间能买一次玩具,父母还是应该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3. 孩子自我控制

闹是孩子情绪的一种表达,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回应和满足,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在6岁前,得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为锻炼孩子的这种能力。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个游戏,比如孩子能坚持几天不吃零食,父母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从小一个拥有自我控制力,严于律己的孩子,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成才。

4. 孩子要学会忍耐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要学会忍耐,是要孩子有别人的意识,给孩子建立等别人的想法,不能让孩子只想着自己,不顾及他人。

5. 孩子得适当经历挫折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挫折训练对孩子很重要,孩子得适当经历挫折,面对挫折,孩子不能胆怯和逃避,孩子有没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是很重要的。

育儿寄语:

父母在育儿时,不能忽视孩子心理层面和性格的塑造,性格培养最好在6岁前,帮你做一个负责任的父母,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的人。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05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