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家长为何要“陪读”?引导孩子爱学习、会学习,更有益于提高成绩

家长为何要“陪读”?引导孩子爱学习、会学习,更有益于提高成绩

在中国当下的教育体系当中,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叫做陪读。

所谓陪读,指的是父母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某一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专心在家陪孩子,帮孩子解决除学习之外的所有问题,让孩子能够专心于学业。

这种情况,在当下的很多家庭,尤其是有孩子上高中的家庭,尤为常见。父母一方为了能够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直接丢掉了所有个人生活,一心一意去陪孩子。近些年来,这些情况开始越发普遍。

那么,家长陪读,到底对孩子有多大的意义呢?

1.家长陪读确实有好处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家长放弃自己的工作,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照顾孩子上面,确实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家长全方位的陪读,可以让孩子最大程度上,脱离生活中的琐事。类似吃饭穿衣之类的小事,都由家长来操心。孩子自身要考虑的,就只剩下学习这一件事。无形之中可以节省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其次,家长全方面的陪读,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动向。孩子不管有什么变化,家长每天和孩子接触,都能轻易看得出来。这样的话,如果孩子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偏差,或者涉及到早恋之类的事情,家长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然后帮助孩子,尽量避免这些误区。

总而言之一句话,家长全方面的陪读,确实可以让孩子在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上面,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

2.陪读的坏处也不小

当然,相比陪读的好处,全方面陪读的坏处,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全方面的陪读,一定会导致孩子的独立能力退化!孩子吃饭穿衣之类的事情,都被父母完全包办了,可想而知,在其他生活琐事上面,孩子也没有实践的机会了。况且,从这些琐事当中摆脱出来,看似可以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面。但从长远来看,却能够让孩子的独立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逆商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严重的退步。

因为家长全方位陪读的时候,一定会让学习去占据孩子更多的时间。如此一来,孩子想要去进行交际,想要去独自生活的机会,就会变得极少。

如果只是高考中考之前,家长进行这种全方面的陪读,影响倒还不是特别的大。但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家长一直都是这种状态陪读的话,那孩子基本上根本无法独立生活,甚至就连一些日常生活,都无法靠自己完成。

除此之外,家长全方面的陪读,对于亲子关系,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多,如果孩子的叛逆性稍强一些,亲子关系就会成为巨大的难题。

3.与其陪读,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陪读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所以,家长们在考虑要不要陪读的时候,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去仔细进行思考,然后在决定。

不过,如今绝大多数的陪读家长,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想要去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想要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陪读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家长陪读,固然可以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但这却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正想要让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单纯去堆积学习时间,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真正的明智之举,是从小就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爱上学习,并且掌握相对正确的学习方法。否则的话,就算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督促下,熬过了中考和高考。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没了父母的陪伴,仍是会松懈下来,难以走得更远。

让孩子自发去爱上学习,才是真正治本的解决办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60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