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复学第一天,家长追问,孩子为何到家后嚎啕大哭

复学第一天,家长追问,孩子为何到家后嚎啕大哭

复学首日,防疫培训、教学工作千头万绪,下班路上,精疲力尽的我,又接到一个家长的紧急电话。

01

是男生昊,因为新调的位置,在家里嚎啕大哭。


最主要的原因,新同桌不合己意:一个班级公认的差生,学习成绩垫底,卫生习惯不佳,更重要的是爱推卸责任,指责别人,且冥顽不化。曾经,有一任同桌,被她气到当堂痛哭为止。

而之前的小组,组员相处融洽,齐心协力,常常被评为最佳小组。

昊的妈妈心疼儿子,但在回家路上,一直劝导,收效却不大,昊还是在闹情绪。

02

跟昊通电话,首先是给予理解,理解他的心理落差、位置舒适度突起变化等,都需要作出调整。


接着,向他阐述了此次老师进行位置调动的初衷,这学期调整昊同学的位置,源起昊的行为表现,课上课下爱闲聊,在组里俨然成了“意见领袖”,为了博得组员的眼球,做事激进,心浮气躁,影响了学习专注度。因此,将他从原来的边缘小组调到如今的第三排(是教室的醒目排次)。至于调动后遇到了如今的同桌,纯属意外。

当然,我还提醒他:与差生同桌,会有不舒适,但最关键的,到了高年级,我们要逐渐学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各种性格、各种家境、各种成绩的同学,都试着去相处,去学习,去互补,开阔眼界,成长自己。

我也给他吃了定心丸,如果相处两周以后,还是不能适应,老师会再想办法的。

昊是一个很求上进的男生,他也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想努力寻求突破。将近一个小时的谈话最后,他破涕为笑,终于认同了这个方案。


结束语:座位问题,一向是家长最关注、班主任最头疼的敏感问题,稍有不顺,轻者影响学生学习情绪,重者引发家校矛盾。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已得出一套可行方案:遵循身高、视力、听力等生理因素,以及学生学习品质、小组男女比例、优秀后进生比例等进行综合考虑,可邀请班干部一起参与工作,学期初大的调动和平日的微调相结合,以追求更好的效果。家长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老师考虑的是全班,层面不同,有矛盾在所难免,互相理解、及时沟通,才是工作的王道。


作者:教育策划者,莲儿老师;

欢迎阅读、评论、转发,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09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