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湿气重跟洗澡有什么关系?
《黄帝内经》有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这说明了人的阳气在一天中的变化是早上阳气足,晚上阴气盛。所以,在早上太阳升起之前应该慢慢蓄积阳气,需尽量少洗澡,否则会伤了阳气。
另外,《内经》里也说了,“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意思是晚上九点以后,阳气伏于内脏,体表缺少保护,这时洗澡的话也会让湿气很容易进去到体内,而且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晨起疲乏。
所谓的湿气是怎么来的?
湿气根源在脾,脾是运化水湿的,脾虚运化不力,就导致成痰成湿,既无法被身体利用,又无法排出,就堆积于体内。就像一块土地,用不了那么多水,又排不出去,就涝了。
湿气重的表现:
*湿性粘腻停滞,常缠绵不愈 ,"如油入面",一旦染上,难除。
*湿性重着。常见身体沉重,四肢很沉,头重如裹。
*湿邪最易阻滞气机。胸闷腹胀之类。
湿气到底要怎么彻底去除,这两个方法可以尝试?
1、中医推荐一个祛湿健脾的食疗方
祛湿气的中药食疗方:芡实、薏苡仁、白扁豆、茯苓、百合、赤小豆烘干后,放入破壁机打磨粉,然后煮粥喝,这些中药对祛除体内淤滞较多湿气很有效果,同时又健脾养胃。
赤豆、薏米、茯苓等几种食材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没有任何副作用,长期食用能够很好祛除体内的湿气,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非常适合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湿气重看似不是什么大疾病,但它慢慢的在伤害着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2、拔罐疗法祛湿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泄热,同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对祛湿也有一定作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疲劳、孕妇、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拔罐疗法。
另外,食用葱、姜、蒜,对祛湿也很有帮助。
葱、姜、蒜是三种常见的调味品,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药用价值。使用方法也有很多,老姜熬水就是常见的用法。这样的姜汤对排除体内的湿气有帮助,还可以令我们的身体快速发汗,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除此外,这几个习惯也会导致体内湿气运化无法排出,需改正的生活习惯有:
①戒掉酒,节欲保肾阴肾阳。
②以素食为主,辅助以肉食,任何肉食要少吃。
③肥甘厚味,烤串,麻辣烫,海鲜之类戒掉之。
④寒凉冰冷,冰激凌戒掉之。
⑤少吃糖,蛋糕这些生痰困脾的。
⑥再不熬夜,换掉紧张的工作换环境。
⑦生活环境要足够干燥。
⑧每天运动下微微出汗。
⑨喝水量根据自身需要喝,勿迷信专家,身体是自己的,喝坏了,痛苦自己受。
这里是健康益站,那些关于养生、健康的小知识我们都在这里与你分享,随手转发分享给家人,还有更多养生小视频,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得更健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