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华佗,相信许多爱看三国或者了解历史的人,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头发胡子皆白的典型中国老头形象,接着会在脑海浮现出一幅为关羽刮骨疗毒的画面。
虽然在历史上,华佗并没有为关羽刮骨疗毒,但是毫无疑问,大家几乎都默认了华佗是汉朝人,也就是古代中国人的事实。不过,也有人认为,华佗很可能不是中国人,甚至大胆地假设华佗是印度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古代每个朝代,都有为前朝修史和将本朝历史进行记录的习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历史的主流来源。但是,因为古代语言和今天语言差异大,加上史书上文言文的描写,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非常模糊。
如果要大概了解古代历史的真相,那么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资料去解读那些史书中所记录的历史景象。因此,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离我们越是遥远,能够出示史料越少的历史,我们往往对其就越不了解。
因此,当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人物的详细情况时,有些时候,就会众说纷纭了。比如华佗是不是中国人的问题。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人物,离我们有差不多1800年的历史,关于他的医术记载,其实都已经变得很模糊了。
于是,一位清华教授,就在他研究东汉末年的一些人物时,就大胆提出华佗其实不是中国人,还有可能是印度人的观点。
这位清华教授也不是一个什么不知名的人物,他正是民国文化界的大师陈寅恪。陈寅恪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历史学家,不仅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还是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
那么,陈寅恪教授的观点,又有什么论据呢?
在陈寅恪教授的书《寒柳堂集》一书中,在一篇名为《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的文章中,陈寅恪教授认为,这个论据来源于陈寿和范晔对华佗的记载太过于模糊。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华佗固神医也。然范晔陈寿记其治疾,皆言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云云,此决无之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在记载华佗行医的时候,认为华佗不可能都说当病因在身体内的时候,都会出现针药无法到达病源的问题。
因为我们所熟知的华佗,其实是一个能够用麻沸散给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古代名医。
如果按照陈寿和范晔记载的那样,那和华佗能够给人外科手术是自相矛盾的。
当然,如果仅是靠医术上的记载就证明华佗可能是印度人,那陈寅恪教授,恐怕是不会将其写出来的。
陈寅恪教授认为,华佗这个人,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原文中,他是这么写的:检天竺语“agada”乃药之意。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所习见之语。
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适相应,其渻去“阿”字者,犹“阿罗汉”仅称“罗汉”之比。盖元化固华氏子,其本名为 而非佗,当时民间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为“华佗”,实以“药神”目之。意思是华佗这个名字,其实就是一个印度名字的翻译名。
而且这跟《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中所记载的元化之字,是吻合的。
随后,他还提出一个和华佗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物耆域。陈寅恪教授认为,这个人也有过给人用印度神药进行外科手术的故事,还有差点因为救人被杀。
不过,这个耆域又被陈寅恪认为,他其实也可能是编纂出来的人物。
在陈寅恪教授最后总结的时候认为,华佗这个音,也是一个外国之音,加上东汉末年离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土的时间很近,华佗这个人物还需要详细研究。
不过,陈寅恪教授认为,自己的推论也仅仅是一个推论,因为历史记载的确是太少了,并不能明确表示华佗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人。而陈寅恪教授这种细致认真研究历史的态度,也确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随手为笔者点个赞鼓励一下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