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颐和园的冰火两重天

颐和园的冰火两重天

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始建于金代,占地面积290公顷,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历经几个朝代,到了明代,这里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

,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

颐和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园内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颐和园的代表性建筑。

此时的湖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在太阳的映照下,昆明湖好似一面明亮的玉镜。远处的万寿山、佛香阁、十七孔桥,近处的柳枝、残荷,让你恍若穿越到了大清帝国。如果再来点雪,我想这银装素裹下的皇家园林就是一幅意境最佳的水墨丹青了。


沿着昆明湖畔前行,右边就是著名的长廊,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一眼望不到头。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上方的横槛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徜徉其中,真的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在颐和园停留时间较长的还是生活区。这里是慈禧游历颐和园时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紧邻昆明湖,玉澜堂以“湖水似玉、波澜起伏”为意境,是当年光绪皇帝居住的地方。宜芸馆,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导游在还原史实的过程中不失时机的讲了很多市井传说。


玉澜堂为生活区的正殿,两侧有配殿,东为霞芬室,西为藕香榭。玉澜堂的后面是通向宜芸馆的穿堂门。导游提醒大家看向门后,透过门上的窗户,我们看到的是一堵墙,其实不只配殿,连通向宜芸馆的后门也被封死,这就是当年光绪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光绪皇帝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在这样的方寸之地,光绪皇帝每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做了整整十年的囚徒皇帝,于1908年含恨而死。



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终将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一切终将在沧桑起伏中化作过往云烟。多年后,繁华落尽,洗尽铅华,不过给后人留下笑柄罢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73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