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在担心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的智商适合不适合当继承人的时候,因为另一个人的存在,让司马炎更加寝食不安,虽然谈不上眼中钉肉中刺,但对其感觉也是非常复杂,时不时的看做心腹之患,这个人就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齐王司马攸。
司马攸字大猷(yóu),小名叫桃符,是司马昭的次子,也是王元姬所生。
司马攸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性情仁厚温和,亲近贤才,性格大度,爱读书,能写一手好文章,世人瞩目。他的才能、威望都超过了司马炎。他们的爷爷司马懿也非常器重这个能干的孙子。
可以说,司马炎能占据继承人的位置,唯一的优势就是比司马攸早出生十几年。
后来,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就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死的时候,司马攸还不到十岁。在司马师的葬礼上,司马攸非常伤心,受到世人称赞。其后,司马攸对他的养母羊徽瑜,也就是司马师的妻子,非常孝顺。因而,司马攸以仁孝闻名当世。
司马昭虽然将这个儿子过继给了大哥,但还是非常宠爱他,曾经多次拉着司马攸的手,拍着自己的座位,叫着儿子的小名表示:“这个座位将来是你桃符的啊。”
司马昭也确实对此动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司马昭之所以如此做,除了疼爱这个儿子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他这一辈,他是老二,他现在的位置,是继承自哥哥司马师的。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所以他这个弟弟继承了这个位置。但是司马攸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却过继给了司马师。如果自己将这个位置传给司马攸,就相当于既是自己的儿子继承,同时也将这个位置还给了大哥的后人。
嗯,两全其美。
只是那样一来,这个江山就没司马炎什么事了。
当然,更换太子对一个势力来说,可是天大的大事,不可能司马昭想办就办。后来限于礼法约定,加上很多人反对,再加上司马炎并没犯什么错,不能莫名其妙就换人啊?都是自己的儿子,司马昭虽然有点偏心,但对司马炎也较为欣赏和疼爱,所以这事只是司马昭那么一说,并没有最后实行。
虽然此事并没有最后实行,司马昭的位置还是由司马炎继承,但这件事对司马炎不可能没有影响,因而兄弟二人之间,尤其是司马炎对司马攸,一直是耿耿于怀。
从后面司马攸的所作所为来看,司马攸还真没对那个座位产生什么其他想法。司马炎即位后,司马攸一直对自己这个哥哥忠心耿耿,尽心尽力的辅佐。这一切所谓的威胁,都只是当初父亲司马昭的一些想法,是司马炎太敏感罢了。
不过皇位面前,一切都可以抛弃,当然也包括兄弟亲情。所以司马炎将亲弟弟视为威胁,从一个皇帝的角度,不是人之常情,而是皇帝之常情。
司马昭也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临死前拉着司马攸的手,放在司马炎的手上,希望兄弟二人能相亲相爱。
母亲王元姬死时,也是谆谆嘱托司马炎,要善待司马攸。
这些亲情,也让司马炎感动,但并不能消除心中对弟弟的排斥和猜忌。所以,司马炎一直对这个能干,人望又高的弟弟非常提防。
因为司马攸颇为正直,所以对朝中一批专事谄媚、逢迎的佞幸之臣,例如中书监荀勖、侍中冯紞(dǎn)等人,非常憎恨。当然,这些人也非常烦司马攸,因而也不断在晋武帝司马炎耳边说司马攸的坏话。
282年的时候,一次,司马炎得了重病,非常严重,担心自己的身后事,于是找来身边的重臣,商议托孤之事。
尚书张华,就是灭吴时总负责粮草辎重运输的那位,向皇帝推荐了司马攸。张华认为,不论从能力、品行,还是和皇帝的亲近程度上,齐王司马攸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朝中大臣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有些人甚至希望司马攸能取代司马衷那个傻太子,当这个国家的继承人。
没想到,张华及众大臣的推荐,恰恰触碰到了晋武帝的痛处。
当年父亲司马昭就这么想,现在你们又这么想,他司马攸就那么优秀?这个国家缺了他就不行?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那将来这个皇帝的位置还有我那傻儿子什么事吗?不行,他司马攸威望越高,对我的威胁越大,必须得将他赶走,让他离开朝廷中心。
于是在荀勖、冯紞等人的出谋划策之下,晋武帝决定,让齐王司马攸离开国都洛阳,返回封国。
这事,在朝野上下,引起巨大轰动,很多大臣表示反对。征东大将军王浑、扶风王司马骏、光禄大夫李憙(xǐ)、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等人都强烈建议晋武帝收回成命。
但是,司马炎是谁的劝说也不听,以这是我的家事为理由,拒绝一切劝谏,执意让司马攸就封国。
因为此事,很多人受到牵连,遭受处罚。张华被赶出京城,去偏远的幽州都督军事,直到司马炎死前,都再没受到司马炎的重用。李憙、羊琇、王济、甄德等人,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贾充的一个年龄较小的女儿贾南风嫁给太子司马衷,长女贾褒则早就嫁给了司马攸为妻。在处置司马攸时,晋武帝连自己信任的贾充都怀疑上了,虽然没有明着处罚,但是也暗中削夺了贾充手中的权利。
这里的贾充有点聪明过头了。他的打算,不外乎两头下注。这样,将来不管这二位中的哪一位登上皇位,他贾家都能继续飞黄腾达呗。
见哥哥如此不信任、排挤自己,司马攸伤心不已,急怒攻心,生了重病。
但是生病也不行,在司马炎的催促下,司马攸只得抱病上路,返回封地。
到了封地没几天,司马攸就吐血而死,年仅36岁。
可怜,又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