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登陆月球背面为什么困难?

登陆月球背面为什么困难?

延时拍摄的月球周期

中国人对于月亮有很多向往,从小就听了很多传说故事,月亮上住着嫦娥和玉兔。我国的阴历也是依据月亮的运动规律来制定的。古诗词中出现月亮那就更多了。

但是今天我们不谈文学,讲一讲我国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到底有多大难度?为什么全球其他国家都没有登陆过月球的背面。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月球的神秘面纱正逐渐被揭开,从最早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绘制第一张月面图,到1959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再到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登月。可以说月球已不再是个传说,但它仍令人神往!


月球陨石坑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由于引潮力的作用导致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受力不均,在这种情况下月球内部就会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减慢月球原本的自转运动,最终导致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这样月球就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就深深地被隐藏了起来。

实际上,由于月球的天平动效应,我们有幸能惊鸿一瞥地观测到月球背面的一些边缘地带,这样我们实际能观测到59%的月球表面。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


在月球背面着陆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月球的遮挡,不能和地球直接进行无线电通信,如果地面的测控信号不能直接传输到月球探测器上,对于环月飞行的探测器来说问题不大,将继续保持原有姿态绕月飞行,但对于月球登陆器来说,地面测控站必须实时跟踪测量登陆器状态,做到指令发送毫秒不差,信号一旦中断,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在地势崎岖不平的月球背面,测控难度无疑更大。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经验,对于地面测控的盲区,飞船的通信一般都是通过“天链”系列中继卫星来保障的。从国外深空探测的经验来看,发射一颗通信中继卫星无疑是解决信号屏蔽的首选。

  在我国即将进行的“嫦娥”五号月球背面探测任务中,对于月球背面飞行器无法测控的问题,我国就将发射一颗中继卫星来实现月球登陆器和地面测控站的实时通信。这颗中继卫星计划在“嫦娥四号”发射的半年前升空,并将其送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

这个位置我们并不陌生,“嫦娥二号”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服务舱均曾环绕地月L2点,在这个点上,卫星能同时看到地球和月球,保证实时通信,进而解决月球背面“看不见、摸不着、无法通信”的问题。据悉,如果未来有别的国家探索月球背面,也可以得到中国探月中继卫星的通信服务。

由于人们对月球背面的了解非常少,“嫦娥”四号作为第一颗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登陆器无疑将改变这种局面并创造历史,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嫦娥”四号踏出每一步都将迈向一段全新的旅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61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