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老发脾气?这是件好事!抓住机会,教他学会高级的情绪管理

孩子老发脾气?这是件好事!抓住机会,教他学会高级的情绪管理


这些年我看过很多家庭教育的书籍,参加过很多父母课堂的课程,还私下和很多妈妈交流过育儿方法和技巧,同时在养育我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以及复盘,知易行难,光学习不用、不去改变,学习再多也是收效甚微的。


但学习肯定是有用的,如果我们连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如何正确引导。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累积,做时间的朋友,不断的学习、实践后再提升,我们的育儿方法肯定会提高。


我们养育孩子的方法改变了,当妈妈的更有智慧了,孩子的成长是必然的。


我们一起做成长型的父母,先让自己的状态变好,才会更有能量去爱孩子,也才会更自信、更笃定!

01

你为什么想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相信,有一部分父母是觉得学习情绪管理,可以更多地去了解孩子,了解自己,更好地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相处和沟通。

但是也有一部分爸爸妈妈,去学情绪管理的课程,目的是怎样让孩子能少发脾气,或者让孩子最好能不发脾气,孩子太难搞了,孩子脾气太大了等等。情绪管理课也确实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02

孩子的情绪,我们什么时候关注呢?

其实只有他闹情绪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关注。

他平时玩的好好的,或者不打扰你的时候,你很少会去关注他的情绪现在是好还是不好,或者他的情绪现在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只有他发脾气了,闹情绪了,或者是爆发了,这种时候,我们才特意的去关注对方的情绪。

有很多家长在跟我咨询,说他们家孩子脾气大,然后我问他,让他描述他们家孩子闹情绪的过程。

他说:“我家孩子又哭又闹,不知道什么过程,就突发的。”

我问他:“那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发这么大脾气,他当时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往往家长会跟我说:“我也不知道,我问了,他死活都不说,他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或者有的跟我说:“他就是成心的气我”,还有的说:“简直就是无理取闹”等等这样的。

比如我图片中列举的这些:

大家会发现,其实在爸爸妈妈的描述当中,你很清楚的看到,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就这脾气是从哪儿发的,什么事情引起的,发脾气的这个过程是怎么样一个进展,完全一无所知。

可是在完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们又问:“我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应该说什么呀?这个时候我应该做什么呀?我应该怎么样对付我家的孩子这种状态?”

其实这个时候,我也很难给明确的建议。

我们通常说:出现了问题不可怕,一个人要有智慧,智慧的去面对问题。

但是智慧是要找原因、想办法。你得知道原因,才能找到对应的办法。

你压根儿连原因都不知道,你干想办法,能想出对应的,能解决问题吗?

03

孩子情绪不好的5种原因

在胡慎之老师的情绪管理课里头,他列了5种孩子情绪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我们只有在知道孩子大体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发脾气,为什么发了脾气,才能知道怎么样去对症下药。

一个孩子如果表现出来经常情绪不稳定的话,父母都是比较头疼的。哄也不是,说也不是,骂也不是,打也不是,实在黔驴技穷。

但是其实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 第一种:成长的烦恼

7~8个月、两岁、四到五岁、青春期,这是孩子的几个小的叛逆期。

但是其实这些时期并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在这些时期,他们心里面自我要处理一些矛盾、冲突和事情太多了,孩子内在生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不太了解罢了。

就好比说我们现在工作已经很饱满了,已经满负荷在转了,突然间你领导又给你加一个工作,非得让你今儿晚上加班儿做出来。

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肯定会怒了,是吧。

就好比说,我现在在做我的手机开了很多的进程,同时有好多群,在我发出一条之后,很多群都在收信息,那这个时候我的手机会变热,这是同一个道理。

就是孩子在这些年龄段的时候,他的生理发展会出现让他有很多事情,他自己内心处理不过来。

所以对于这些阶段,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各种情绪爆发,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说,在这时候,父母就只能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接纳,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

▍ 第二种:让孩子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

有一个特别大的、很普遍的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在矛盾环境当中的孩子。

什么叫矛盾环境呢?

比如说现在夫妻关系紧张、经常冲突的家庭非常多,这样的家庭对孩子而言就是矛盾环境。

父母两个人吵起来了,互相冷战,妈妈抱着我,可是我又想跟爸爸亲近,怎么办呢?想又不可得,所以内心就会有冲突。

或者说孩子卡在了两个人之间,还有的父母甚至于让孩子去选立场,都会导致孩子的内心有强烈的矛盾冲突。

那我们会发现,在这样的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他终其一生浑身都是带着刺儿的。他要么就刺伤别人,要么就刺伤自己,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 第三种:孩子内心的诉求从来没有被看见(满足)

没被看见的孩子,在家庭当中可能会被忽视。

也就是说他自己内心的很多想法,无法去引起父母的关注,他得不到关注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就会用一些放大的手段,想办法让父母看见。

放大什么呢?

放大自己的一些情绪的表达,无论是声音,还是肢体语言,还是大哭大闹。

特别是在父母对孩子高要求、高期望的家庭。

虽然看似好像很重视孩子,但越是高期望高要求的家长,越容易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诉求,他不在乎孩子的内心感受,只在乎他们所要求的事情。孩子就会用更大声音来表达。

比如说我们两个现在在通话,我说了一遍,你那儿表示:我听不清,你再说一遍。然后我就会用更高的声调再来说。

同理,当孩子的需求、诉求不被看到的时候,他就会不断地去提升他的声调,他就会不断的升级他的情绪表达。

那么我括号当中的这个满足是什么意思呢?

有些溺爱的家庭当中,不断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孩子的这种需求被满足的这种底线不断地上升,也就是说欲壑难填。

孩子不断地去挑战你的底线,越要越多,你就一直在追,怎么也满足不了他的各种需求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脾气也一直在涨,他的情绪表达一直越来越激烈。因为我上一次闹成这样儿,你给我买了,这次你不给我买,那我这次要比上次闹得还激烈。

虽然上述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家庭,但都是孩子用一种情绪表达,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达成自己的目的。



▍ 第四种:孩子释放攻击性的表现

往往越是长期表现非常乖巧的孩子,爆发起来杀伤力越大,是因为他们压抑的很久。

就好比一个气球在打气,一点点打,一点点打,开始的时候越打越漂亮,很好看,但是到了一个临界点就突然间爆发了。

▍ 第五种:孩子经常情绪不稳定,可能真的病了

这个我们就不在这样的课程当中去解释了。比如说抑郁、焦虑、躁狂症这些都可能是一种病症,应该要去专业的医院来寻求帮助。

04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情绪管理?

针对上面5种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第一种正常现象我们暂时不讨论了,第五种医学范畴也不做展开,我们只讨论第2、3、4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样对应的去做相应的调整。

首先,我要跟大家明确一点,我们怎么做的目标方向,不是朝着让孩子不发脾气或者少发脾气的这个方向。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有利于孩子去勇于承担和照顾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孩子对于自己产生这些情绪,能够去承受,能够去处理,能够去承担,能够去照顾,能够去关爱自己,能够把这些情绪如何去让它们平息等等这一类的,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情绪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说了矛盾的环境,如果你的家庭当中一天到晚鸡飞狗跳,甚至于隔代也来回的吵架,家庭不稳定,这种情况下,没什么说的。

▍ 第一,父母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

如果你们的关系实在处理不好,那么这个时候,第一个就是要切忌让孩子去选边站。

最痛恨的就是问孩子:“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这句话对孩子会造成一辈子的伤害。

即便你们两个不是要决裂,而是吵架。但是对孩子来说,如果你们激烈地争吵,他也会是非常惊恐的状态,内心的冲突依然存在。

如果你们夫妻两个吵完了架,孩子在场的情况下,被孩子看到了,那么你们之后一定要选一个和平的时间,要跟孩子传达两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爸爸妈妈吵架,是我们的原因,不是你的错。

一定要说清楚了,不是孩子的错导致了你们吵架。

第二个信息就是:吵架归吵架,但是爸爸妈妈都爱你,都不会不要你。

▍ 第二,父母不要过度的承担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不开心了,我们很多父母会特别焦虑,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哎呀,是我让孩子不开心了,我要赶紧去哄孩子。”

再或者,当自家孩子在外人面前发脾气,就会觉得“哎呀,别人是不是觉得我教育不好,这样我很丢面子”,一旦产生类似想法,就会立刻去制止孩子“丢人”,不然显得自己这个妈妈当的不好。

其实,当孩子产生了某些情绪的时候,父母自己内心不应有负担。虽然很可能孩子当时闹情绪确实跟父母有关,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情绪要父母来承担。

孩子自己产生的情绪,只有孩子自己能够承担和照顾。

所以,提升情绪管理、学会承担和照顾自己的情绪,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父母可以帮助他,但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不需要自责、紧张、焦虑、恨不得赶紧去控制孩子或者调整这个状态,赶紧哄他开心,要知道即便你是孩子的父母,你也是不能代替孩子去承担他的情绪的。

但是我们能做什么呢?

▍ 第三,你只需要看见他的情绪,然后允许孩子释放情绪

刚才我们说,压抑孩子会导致他情绪不稳,所以我们要适当地允许孩子去释放情绪。

人类的情绪是由大脑里的小脑来控制的。每个人在有情绪的时候,都需要有一种方式来释放或者是发泄。

当然,情绪的表达方式有的比较健康,有的可能不太健康,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释放情绪。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地成长到20岁,更不可能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就掌握了管理情绪的能力。

我们一定是在不断的情绪冲突下,学会怎样去舒缓和照顾自己的情绪?怎样不压抑自己的情绪?怎样释放情绪同时不伤害他人?然后逐渐掌握、收放自如。

▍ 第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来表达自己

这一点我们可能经常会在各种文章里看到,父母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不要做控制者、强迫者。

你信任孩子、愿意倾听,孩子就会不断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向你表达,那么他的情绪就倾倒出来了,这是一种特别健康的舒缓情绪的方式——倾诉。

所以,为了让孩子倾诉,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其实第三点和第四点都是为了让孩子放,成熟的情绪管理就表现在能做到收放自如。情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能左右我们生活的处处细节,它是一个内在驱动力。

▍ 第五,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在讲述情绪管理的时候,怎么会抛出来一个规则意识呢?

其实如上文所述,孩子情绪不好的第三点原因——孩子的内心诉求没被满足,这时孩子是用放大情绪的状态来达到某些要求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被满足,就撒泼打滚儿。

这是一种情绪表达,但是这个情绪表达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跟父母讨价还价,那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某种规则意识。这种规则意识意味着孩子必须在正确表达诉求时,才会得到满足

若孩子过分依赖于“耍脾气”,父母要让孩子逐渐知道这种方式最不可行,表达情绪必须有一定规则。

第三点、第四点是放,第五点是收。我们练习情绪管理,让情绪收放自如,规则就显得尤其重要。当一个孩子学会了承担和照顾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去遵从规则的时候,这个孩子,他才会有自我。



05

父母自身的觉察力

我们现在知道孩子情绪不稳定、闹情绪、发脾气可能有5种原因,在不同原因下,父母应该如何去帮助他,才能逐渐地帮助他来管理好情绪,这些上文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如何从一开始就能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呢?

这个就需要依赖我们作为父母的觉察力。例如常说的“女人的第六感很准”,作为妈妈,我们应该用第六感的优势来觉察孩子,觉察自己,觉察情绪。

情绪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相互感染性以及传递性。你要想在家里头去觉察孩子,觉察自己,觉察情绪,觉察家人,其实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你要想从一个情绪冲突、一个矛盾当中理清当事人的情绪是怎么来的,也特别困难。因为情绪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它还能传递。

如果某次家人情绪爆发,远远超过了事情本身的重要性,造成家里乱套。那么你一定要反思事情起因,决不是因为这一件事儿,几个人的情绪都有可能是由于其他的事情引起的,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揪着一件小事儿不放了,去寻找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才能杜绝冲突再次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875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