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抠块太阳回地球,科学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抠块太阳回地球,科学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早前看过一则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是关于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实现了在小行星“龙宫”的第二次着陆。这可能是全球首次从小行星地下采集到了样本,而担任该项目负责人的JAXA副教授津田雄一强调成果称:“拿到了太阳系历史的碎片。”因此,对于2020年底“隼鸟2号”的返航和所带回的样本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了。



说到“太阳系历史的碎片”,我脑海里瞬间蹦出了一个超大胆的想法,如果能把太阳的碎片带回来,那是何等的壮观啊,应该就会被载入世界的史册了吧!或许这只是一个不切实的脑洞,但是我想应该还是会有不少人想知道“如果我们抠下一小块太阳带回地球会怎样吧”


简单来说,你死定了!


如果想要了解的更具体一点的话,那就听三火娃给你唠唠吧。将一小块太阳带回地球会怎样?这取决于你取太阳的哪部分。


与存在于宇宙中的众多物质一样,我们的太阳不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而是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在超高的温度下,原子核与电子分离,且皆自由流动而形成的这样一种粘性物质。所以,你可以把我们的太阳想象成一个由粘稠物质组成的球体,越靠近地球的地方越稠密也越奇特。



所以让我们分别去三个房屋大小的样本回来,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1

第一个样本 取在色球层


色球层是太阳的大气层,它由厚达5000千米的稀疏的气体组成。这是一片等离子体的森林,几乎与地球一般大小。这里的温度很高,大概在6000到20000摄氏度。但是,从这里取一部分带回地球很不值得。



我们所取样处的密度比地球大气层的密度要小上百万倍,所以和地球海平面的大气密度相比,我们带回的样本就几乎相当于是真空的。一旦我们的样本到达地球,它会迅速被地球的大气压力挤压并发生内爆,空气极速填向真空,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相当于12kgTNT的能量。这种过程创造出的高压短波或震碎玻璃、撕裂耳膜甚至会伤害内脏。


如果你靠的太近,它就可能置你于死地。所以,还是离远一点好啊,让我们继续往太阳深处走。


2

第二份样本 取在光球层


这是于色球层之下,发光的太阳表面,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光,就产生在光球层它被上百万个被称为光粒的热点所覆盖,每个光粒都有整个美国那么大,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这些光粒是对流气柱的顶层,对流气柱会将太阳内部的热量带到表层。



在深入这些气柱几百公里的地方,我们取我们的第二个样本,这次的样本的压力和我们的大气压相当。尽管还是比空气密度小了一点,但它的热量足够支撑着它不发生内爆。这一次的空气含有两倍的能量,相当于25kgTNT,不过这次是热能


眨眼间,这块等离子体就会发出相当于一百万倍日光强度的光芒,瞬间把实验室变成一片火海,但几毫秒之后,也就只剩下火了。等离子体降温膨胀为无害气体,从一片灰烬中飘走。


写到这,有一种想捂上自己眼睛的冲动,一百万倍的日光强度,就算烧不死我们,也会闪瞎我们的眼吧~


如果我们再往太阳更深处走呢?


3

第三份样本 辐射层


这里的等离子体温度高达两百万摄氏度,紧密的挤压在一起,以至于它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迷宫。能量试图以光子的形式逸出,但必须在其中滞留成百上千年,不停地与各个质点碰撞直到最终找到出口。



故而,认为从这个地方取一块回来的想法,简直糟糕透了。


一旦它来到我们的实验室,没有了束缚着等离子体的极高能量,它就会发生相当于热核武器能量大小的爆炸。我们的实验室,甚至周边的城市会在瞬间被夷为平地,唯一的好处是不会留下任何放射性尘埃物。我们今后也就甭再意淫在实验室继续做实验了。


可是如果我们仍然继续往太阳深处走呢?


4

第四份样本 太阳内核


这里占了整颗恒星体积的百分之一,却汇聚了太阳三分之一的质量。这里的物质被包围着它的整颗恒星质量所挤压,在内核的中心,温度达到了1500万摄氏度。这个温度足够使氢发生聚合从而产生氦,靠核聚变来为整颗太阳供能。在数十亿年后,当太阳死亡,内核会塌陷成白矮星继续存在。



如果我们取一块内核回来,可是会带来不少麻烦。我们曾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核武器拥有40兆吨TNT的能量,或者说是与帝国大厦体积相当的TNT,而我们的样本拥有4000兆吨TNT所具有的能量。这相当于40亿吨TNT,或者说能填满棱长为1.3km立方体的TNT。给你个概念,这个立方体能塞下二分之一个西藏自治区。这个球体来到地球的瞬间,这个高密度的物体将会迅速膨胀,其所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太阳。


如果我们于清晨把样本带到了巴黎,伦敦的市民就像是看到了第二次日出,不过这个太阳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直到伦敦也变为灰烬。在爆炸半径300km的范围内万物俱焚。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在整个地球往返震荡多次,中欧的大多数建筑都会被夷为平地。耳膜都会被震破、玻璃会全部碎掉,这次爆炸有可能会导致人类就此灭绝。如果有人幸存下来,我们就能见证灰烬飘入大气层,开始一个小型的冰川世纪。


那么,如果说这场爆炸能带来什么小小的好处的话,那一定是,它解决了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这可真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啊!


总的来说,没事还是不要想着把太阳弄一块到地球的好。


虽然以上很多的情况都是我们假想出来的,但都是通过合理运算得到的,如果你也一样,喜欢用数字手段计算如何毁灭事物,那你可能对数学的其他应用也感兴趣,那就时刻关注三火娃,因为我会不定期给大家推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数学之谜系列文章,请期待哟~


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最前延观点

|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中科院物理所,配图来源于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我们以作处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227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