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星际移民都是科学家们的梦想。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执着于要进行星际移民呢?首先,是因为地球的寿命上限的。根据科学家们对地球的研究,地球的预期寿命大概是一百亿年,而我们目前正处于地球的46亿年。也就是说,即使这段时间内地球没有发生任何的异样,人类也一直平稳地在过自己生活。但是在五十四亿年以后,人类就会和地球一起消失在这个宇宙中。其次,是人类面临的种种困境。目前,人类不仅面对着能源的危机,还要应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若这些困境迟迟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人类也许都没能呆到地球的最后一刻就提前灭绝了。
然而,根据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距离星际移民这一目标还十分地遥远。首先是飞行器的限制。我们知道在宇宙中,天体与天体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在地球上,人们表示距离时通常会使用厘米、米、或者千米作为单位。但是在宇宙中,如果我们依然使用这些单位的话,就会发现它们的数值往往都非常大,十分不利于科学家的表达。为此,科学们家还设计了一个新的单位——光年。因此,在如此遥远的距离面前,即使是地球上最快的火箭也无法满足人类移民得需求。
其次,是合适的移居对象。从一开始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到现在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可以说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探索未知的太空。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未能够发现一颗与地球一样具有生命的星球。其实,地球能够孕育出人类以及其它数以百万种的生物绝非是偶然的事情。第一,地球拥有一个良好的大气层,它能够帮助地球上的生物隔绝来自太空的威胁。第二,大量的水资源。地球上的生物单是种类就超过了百万种,而正是有了大量的水资源,原始生物才得以出现。
那么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又是怎么去发掘新的宜居星球呢?举个例子,我们在路上看到一对双胞胎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相似点。然后再根据这一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大小的方式来区分谁是大的一个,谁又是小的一个。而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他们寻找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也就是想找一个地球的“双胞胎”。如果这个星球与地球高度相似的话,那么它的很多条件或许也会和地球一样。
在人类探索宜居星球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可以说是最大功臣了。它于2009年被发射进入太空,从它抵达太空那一刻直到退役,绝大多数的宜居星球都是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目前,根据开普勒返回的数据,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后认为,比起与太阳相似的恒星系统,红矮星反而更有希望能进行星际移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5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