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4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惠廷石油(Whiting Petroleum)公司宣布,已经向法院申请破产,成为首家因为油价战申请破产的企业。
据分析师估算,惠廷石油盈亏平衡价格约为50美元/桶,但近期,WTI原油价格低于25美元/桶,无法盈利,导致债务无法偿还。
由于沙特和俄罗斯的油价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终于让这家40岁的美国公司轰然倒下。
原油三国杀
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继续加剧全球石油需求缩水,OPEC+将于4月9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减产问题,次日G20能源部长将举行会议讨论更大范围内的生产协议,总减产规模可能在每天1000万桶左右。
“考虑到OPEC+以及其他生产国正面临的巨大挑战,本周的OPEC+会议的前景似乎非常不确定。”开普勒(Kpler)油气股票分析师霍玛耶·法拉克沙锡(Homayoun Falakshahi)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沙特和俄罗斯掀起的价格战已经让所有主要产油国遭受冲击,而受冲击更大的并不是沙特,也不是俄罗斯。
法拉克沙锡指出,尽管沙特和俄罗斯都受到了油价下跌的影响——沙特的财政预算收支平衡为80美元/桶,俄罗斯为40美元/桶,但它们的生产经营却可以以更低的油价达到收支平衡,低于10美元/桶。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如北海,盈亏平衡点更高)的形势要严峻得多。
“通过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沙特和俄罗斯有望达成让所有人都减产的目标,而不仅仅是OPEC+。”法拉克沙锡说,“现在,这个目标比以往更容易实现。”3月,在原油价格战开始之后,国际油价狂跌50%,创18年以来的新低。
当被问到美国是否将参与减产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回应道,OPEC并没有向他提出这个要求。“我认为这是自动发生的,但没人问我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会看到发生了什么。”
由于原油价格暴跌和需求下降,周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美国今年的石油产量预期下调至1176万桶/日,低于此前预测的1299万桶/日;将明年的产量预期下调了160万桶/日至略高于1100万桶/日。
EIA预测,美国将在2020年第三季度转为为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该机构预计,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今年的平均价格为每桶33.04美元,低于此前预期的43.30美元。
美国能源部表示,美国将参加本周的G20能源部长会议的讨论。
“我相信各方都渴望达成协议,因为各方都遭受低油价的困扰(美国、俄罗斯、沙特以及其他生产国)。沙特和俄罗斯的立场变得非常简单:我们会削减,但前提是每个人都加入,这主要是指美国和加拿大。”
法拉克沙锡指出,从长远来看,美国和特朗普似乎比其他国家更需要达成协议。“无法达成协议和价格继续暴跌对美国页岩气产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破产和更多的失业。对于特朗普来说,这尤其不好,特别是在选举年期间。”
国内油价5元时代
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对外依赖度超过70%。石油降价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消费端,消费者因此节省的支出恐怕有限。据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地板价”,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跟随下调。因此3月17日调价后,国内多数地区92号汽油跌至5元上下,普通私家车加满一箱油节省40元左右,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次降幅,但也止步于此。
不过,中国似乎已经开启了石油市场上的“扫货”模式,趁近期油价走低抓紧囤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在进口总额下降2.4%的情况下,我国原油进口额同比大增16.7%。有机构调查显示,多家炼油企业已加速自己购买海外原油的步伐。
而在产业端,对上游石油勘探板块而言,石油大战无疑意味着挫折。中石化曾因油价暴跌,传出不招工消息,后予以辟谣。部分油田也曾让赋闲职工停工转产,维持生计。
下游炼化板块则可趁此机会“扫货”。理论上看,原料成本降低,出厂价格相对稳定,石油大战或可为其带来暴利。
但据《能源杂志》援引业内人士观点,首先,炼厂需要消化一定周期前采购的相对高成本原油,红利并非立刻完全显露;其次,生产物流、储备保险等各环节,都希望在低油价中获得更多收益。加之国内炼油规模过剩,利润不会太厚。“低油价产生的蛋糕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丰盛,也不止炼化环节来享用,中间各个环节都想分一杯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5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