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国内能生产这些元器件吗?看似危机,说不定实则为转机!在美国把“华为”纳入管制“实体名单”时,华为也发布了《致员工一封信》,明确表示华为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且海思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可见华为在战略上估计预料到会出现这一天,而已经早有准备!
一个企业,竟然让美国使出如此动作,也可能是创下一个之最了。对普通人来说,5G只是我们上网更快而已,但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甚至带来社会变革。对美国来说,把全球作为自家后院,在通信上不能受自己掌控那可是难以忍受之事。对在关键技术上的落后,还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对待,于是孤注一掷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也会随之抛出。专门针对华为的政策也就在此气氛下抛了出来。
对华为来说,无疑也是艰难的。毕竟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先是毋容置疑的,华为在产品上有很多需要用到美国的技术或零部件,借此研发制造更为先进的产品及品质。也才有在全球具有领先的通信技术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才有了如今华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及方案解决商的地位。而如果美国真正实施对华为的零部件或技术的禁售,那无疑对华为是个相当难度的挑战,如何寻找新的替代者就摆在了面前。
这一切,也正如2004年华为海思刚成立时任总所预料到的,
面对被美国纳入管制对象,华为做到了未雨绸缪,此次应该有一定的底气。在《致员工一封信》中,才能泰然的表示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海思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转正。
从华为泰然处之来看,华为可能可以找到代替美国供应商的商家,从而做到不从美国供应商采购商品。至于专利之类,不只美国有,华为也可能握有他们所需要的专利技术,要用那就来做个交换。
华为核心的92家供应商中,美国有33家,2018年在美国的零部件采购上花费了110亿美元之多。不过从美国公布此次措施之后,美国相关的公司同样也不好受。相关公司如赛灵思股价下跌7.3%、高通下跌4%、新飞通广电暴跌20.63%,等等。可见市场对这样的措施对自家企业的影响,同样抱以悲观的态度,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对国内来说,也许是一次良机,正好借此打造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越是在艰难困境中,越能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潜能。既然从外界拿不来,那就自己钻研研发,说不定就此造就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及产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再也不受别人的卡制,那也是好事一桩。以后大家愿意友好往来,那就互惠互利,如果横眉冷对,那我也能做到不受损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5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