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太阳最后变成一颗钻石星球

太阳最后变成一颗钻石星球

我们的太阳只是茫茫宇宙中最普通的一颗恒星,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恒星的形成大都是一样的,但是消亡略有区别。

  • 星云阶段:星云是从其他的恒星死亡后留下来的残骸或者宇宙间漂流的星云(主要成分是氢、氦)。


  • 恒星阶段: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气态的星体,由于内部的压缩温度不断升高,因此产生热核聚变,四个氢原子聚合成一个氦原子而产生能量发光发热。

★恒星阶段,包括从幼年到成年,温度和亮度不断升高,这也是为什么10亿年前地球才出现生命。

红巨星/超巨星(老年阶段):定义红巨星和超巨星是根据其质量大小,大于10个太阳单位(一个太阳的质量就是一个太阳单位)的恒星在老年会成为超巨星,而小于10个太阳单位的恒星在老年阶段成为红巨星。


  • 消亡阶段:超巨星会发生超新星爆发而进而坍缩成一个黑洞或者中子星(这也得看恒星大小)。红巨星则直接抛开外壳形成一颗白矮星。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黄矮星,正值壮年(星云阶段)

太阳诞生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当然这说的是太阳形成到恒星阶段的时间,星座阶段不得而知。太阳内部时时刻刻发生着热核聚变,不断把氢转变成氦,自太阳形成之初到现在已经消耗掉了相当于100个地球的质量。


老年阶段,我们的太阳会膨胀成一颗巨大的红巨星,可能会达到现在的火星轨道。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热核聚变,60亿年后,氢消耗殆尽。太阳内部会形成更重的氦,由于氦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坍缩,温度升高发生氦聚变变成更重的碳,由于发生氦核聚变的温度更高更不稳定,那个时候的太阳比现在温度更高,接着会发生"氦闪"使外壳不断膨胀而形成红巨星。


消亡阶段,红巨星释放外壳,炽热的内核被称为白矮星。

红巨星在热氦反应下形成更重的碳,为了抵抗引力而发生坍缩温度进一步升高,因为碳发生核聚变有更高的温度,加上不断质量损耗(E=mc²)引力不能吸收住外壳。在热脉冲下,外壳被吹散形成行星状星云为下一代恒星诞生做准备。而太阳就只剩下了一颗炽热的内核(白矮星)。

★用最后的光芒证明曾经的辉煌

白矮星在接下来的10亿年后逐渐冷却,形成一颗不发光的死星。

最后,因为在热氦核聚变形成了碳元素,在超高温超高压下,这颗暗淡的星体形成了钻石的内核。


总结:这就是太阳的归宿,一颗有着钻石组成的内核,不发光不发热的死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967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