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们,不管生娃前有多“洁癖”,生娃后都会对宝宝的粑粑特别感兴趣。
一旦宝宝们“排泄”结束,我们就会立刻打开“警犬”模式:
看颜色,辨性状,闻气味......有点上头!
在我们妈妈眼里,这不是“粑粑”,而是宝宝们健康与否的“指示牌”!那认真钻研的劲儿比上学那会儿强了上百倍!
只要宝宝稍微有一点便秘和腹泻,神经就会高度紧张,继而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没照顾好他们......
与“粑粑”们“大战”过无数个回合后,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跟大家深入地聊一聊:
我们决不能做“大便的奴隶”,因为有时候便秘和腹泻问题还真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01便秘
宝宝三四天甚至一周不大便难道就是便秘吗?
这个还真不一定。
因为医学上说的便秘,与大便频率无关,只与大便的形状和排便困难程度有关,只要大便干结且排便困难就叫做便秘。举个例子,哪怕宝宝三天才排一次便,但大便不干且排便顺利,就不叫便秘。反过来,宝宝如果一天排便数次,但每次都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甚至痛苦,这就是便秘。
小小年纪为什么会便秘呢?
我还记得我闺女第一次便秘,全家四个大人一起“围观”并给她加油打气,那画面感,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味道”......
她明明吃母乳,辅食吃得也不多,咋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当时确实很不理解,直到去咨询医生才解开了我这个疑惑。
原来,宝宝便秘主要是三个原因导致的:
- 一是因为肠道中缺少足够的益生菌,无法败解肠道中的纤维素产生水分;
- 二是因为肠道内纤维素不够,不能为肠道中益生菌提供足够的“食物”,也使得肠道中无法产生足够的水分导致便秘。
- 三是心理上的原因,便秘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如果孩子长期便秘的话,可能也会让他对排便这件事,产生恐惧或排斥的心理,反过来有可能还会加重便秘。
【特别提示】
虽然便秘的确是由于肠道中的水分不足造成的,但肠道中的水分并不是直接喝进去的水,而是细菌败解纤维素产生的水。
该如何预防和缓解便秘?
-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
新鲜蔬果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丰富的纤维素类物质。纤维素物质会在结肠被细菌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水,这些水分与其他被肠道消化吸收剩余的食物残渣混合,就形成了便便。各种青菜、火龙果、猕猴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 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益生菌和纤维素制剂
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便秘的症状,在合理安排饮食的基础上,家长们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和纤维素制剂。
益生菌可以增加宝宝肠道菌群的数量,提高菌群的稳定性。
乳果糖属于纤维素的一种,会在结肠内会被益生菌分解,形成烷酸,然后使得肠道内的渗透压增高,在肠道内产生大量的水分,从而使大便变软,促进排便。
- 适当使用开塞露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甘油,进入肠道以后,甘油会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水分在肠道内聚集,能起到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开塞露本身并不会造成生理依赖,不过用开塞露后效果会立竿见影,这也许会产生一点心理依赖。当宝宝便秘时,宝爸宝妈们只有配合医生,找到便秘的原因才能根治便秘,用开塞露只是权宜之计。
02 腹泻
腹泻是宝妈们聊起来就“发怵”的话题。
甚至不少人看到宝宝大便次数变多就开始变得不淡定了。
但实际上,判断宝宝是否发生腹泻的关键在于“相比于正常状态,宝宝的排便次数是否有显著的增加,性状是否有明显的改变”。
举个“栗子”,宝宝每天排6-8次大便,但排便一直很规律,性状很稳定,也没有其他异常症状,那咱就好好把心放到肚子里,这绝不是腹泻。
如果确定宝宝确实是腹泻了,也先别慌,咱还得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
一般来说腹泻主要有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其中病毒性感染占多数。
- 如何判断?
病毒性感染的腹泻,一般都是“蛋花汤”样便,每次排便量会很多,很容易让宝宝出现脱水等症状。
细菌感染的腹泻,大便中常见黏液或者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并不多,而是次数变多,但基本上不会出现脱水的症状。
想知道具体是哪一种,建议还是去医院给宝宝做一个大便的化验。
重点来喽,那我们怎么给宝宝取便样呢?
1)取一张干净的保鲜膜,让宝宝把便排在上面,然后用保鲜膜把大便兜起来,装进干净的塑料袋送检。
2)如果宝宝还比较小,可以将保鲜膜垫在宝宝的纸尿裤里相对靠后、靠近肛门的位置,保鲜膜的尺寸最好比纸尿裤稍宽,以便包裹住大便。
【特别提醒】
1)纸尿裤中的残余大便是不能直接作为样品用于检查的;
2)在宝宝排便后第一时间取出、送检,化验大便是有时效性的。
- 如何护理?
1)不急于吃止泻药
腹泻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未消化食物和体内毒素的排出。止泻药会减少腹泻的症状,但同时也会减少毒素的排出,会导致腹泻非但没有好转,还加重病情。
2)正常饮食
腹泻期间,孩子对营养的需求较高,而腹泻时又增加了排出量,此时千万不要减少饮食,建议以米面等食物为主,适当搭配瘦肉、蔬菜和水果,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3)预防脱水是关键
儿童腹泻时,要预防脱水,建议选择口服补液盐Ⅲ。
建议家长按照说明书,给宝宝冲调服用,不建议自配糖盐水。如果掌握不好糖、盐的比例的话,可能会导致溶液浓度过高,宝宝喝进去后,机体加速脱水,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比较常见的就是乳糖不耐受。
这种腹泻大多存在于已经腹泻了1到2周之后,好多家长会觉得,“我这个孩子的腹泻怎么老是不好?”“刚开始大便臭臭的,后来孩子大便怎么越来越酸呀?屁也越来越多……”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的话,基本上就是继发了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建议给宝宝服用乳糖酶来缓解。
还有一种叫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抗生素破坏了肠道里面的正常菌群导致的。抗生素它有一种六亲不认的属性,它杀灭这种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把肠道里面的好的菌给杀灭,就会导致了腹泻的发生。所以建议每天服用益生菌,进行肠道菌群的调理,让宝宝们的肠道菌群“队伍”再次强大起来!
选择益生菌可一定要擦亮眼,要认准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可以用于儿童食品的这9个菌株!
还是有点迷糊不知道咋选?那就动手戳戳下方小程序,小编都给大家选好了!守护宝宝肠道健康,咱可是认真的!
好啦,今天的干货就到这里了,记得转发哦,毕竟知识在手,遇事儿才能不慌嘛!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那就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