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IRST -
前不久,热剧《知否知否》迎来大结局,身边好几个忠实追剧的妈妈,都意犹未尽。
我也跟着看了几集,觉得这部剧的立意非常好,聚焦到了当下家庭教育的痛点,对于二胎家庭来说,是非常有教育和借鉴意义的。
《知否》里盛家的三个女儿,墨兰因为母亲受宠,连带着父亲格外偏心她,剩下两个姊妹,明兰谨小慎微,不言不语,如兰却一直愤愤不平,找机会就会跟墨兰闹一场。
后来,来盛家教女孩子们学规矩的孔嬷嬷们看到盛家为此闹得鸡飞狗跳,就借着教训女孩子们的机会,好好敲打了盛家父母一番,告诉他们,对待孩子们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才能让家庭关系亲密和睦,免除争吵!
孔嬷嬷的话,放到现在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
“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要一碗水端平,虽说姐妹之间要互相谦让,但也是今日这个让,明日那个让的,没道理只叫一头让的,日子长了,厚此薄彼,父母姊妹之间,就免不了生出嫌隙矛盾。”
“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气连枝,共荣共损,如果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必须要兄弟姐妹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是。”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二胎家庭里更是如此,不怕分得少,就怕分得不平均。
前几天去好朋友美林家做客,才进楼道,就听见她家里震耳欲聋的哭声,一进门,发现她家俩孩子躺在地上,哭得满地打滚,地上玩具零食撒了一地,一问,才知道就是两个孩子分玩具吵起来了,找妈妈评理,美林刚说一句“大的要让着小的”,姐姐就不乐意了,直接推了弟弟一把,结果就大吵大闹起来。
美林说:之前想着生个二胎,孩子将来也多个伴儿,家里也热热闹闹的,可现在别说陪伴了,每天都是被闹醒的!
即使美林已经很努力地去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了,但情况还是没有改善多少,有时候姐姐还会指着弟弟说:“这是我和爸爸妈妈的家!这个家不欢迎你!”听得她是心惊胆战。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呢?
2 - SECOND -
我的建议是:首先,不要太急着去“一碗水端平”。
面对二胎弟弟妹妹的降临,其实很多大宝的心里,是恐慌和不适应居多的,尤其对年龄比较小、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孩子来说,二胎的到来,就意味着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独宠”地位,自己也不再是家人关注的唯一焦点了,他们怎么会没有负面情绪呢?
因此,二胎父母们不要急着引导大宝来接受弟弟妹妹,而是要尽可能地给予大宝更多的爱和关注,告诉他,有了弟弟妹妹,就是多了一个人来爱你,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也丝毫不会少。
明星蔡少芬上节目谈到二胎育儿经时,就说,二胎妹妹出生之后,她立刻以妹妹的名义给姐姐买了一份礼物,并告诉她:这是妹妹送给你的礼物,她很喜欢你这个姐姐,希望将来你们能成为好朋友。
同时,她也毫不掩饰对两个孩子的感情,在生活中经常会对她们说“妈妈爱你们”、“love you”,让两个女儿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我们都是被妈妈爱着、被妈妈需要着的宝贝。
而她的两个孩子,相处起来也出乎意料地融洽。温柔细心的姐姐对古灵精怪的妹妹特别关心宠溺,被调侃为“老母亲般的姐姐”;
妹妹对姐姐也非常依恋爱护,玩游戏时,虽然自己也很想参加,但还是主动把唯一的一个名额让给了姐姐。
3 - THIRD -
其次,要懂得“适时放手”,不要干涉太多。
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懵懵懂懂,不谙世事,但是其实他们看待事物,自有一番分析判断的道理。
另一方面,孩子们有时候小吵小闹,其实并不一定就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过一会儿,两个人就又说说笑笑,和好了。
比如动画片《小猪佩奇》里,有一次佩奇的好朋友苏茜来找她玩,两个人玩得特别高兴。
小弟弟乔治想和她们一起玩,但是佩奇和苏茜并不想带他,让他自己一边去玩耍。
乔治很委屈,都快要哭了。猪妈妈看见了,并没有带着乔治去找佩奇,硬要她带着弟弟一起玩,而是想办法转移乔治的注意力,请他“帮助”妈妈吃掉多余的巧克力饼干。
有好吃的饼干吃,乔治很快就把不高兴抛到了脑后。没过一会儿,姐弟俩就和苏茜一起开开心心地到外面跳泥坑了。
因此,面对孩子们的矛盾,父母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干涉”,只要不涉及到原则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4 - FOUTH -
别让大宝学着“懂事”。
记得我生二胎之前,女儿基本上都是跟着我睡的。生了弟弟之后,我想着正好也到了训练她分房睡的时候,就跟女儿说:”妈妈要照顾弟弟不方便,正好你也大了,能不能帮帮妈妈,慢慢学着自己独立在一张床上睡觉呢?”
结果我女儿一听就哭了,任我怎么安抚解释都没用,嘴里只是颠过来倒过去地说“妈妈不要我了,有了弟弟就不要我了!”
结果我一着急一上火,也怒了:“你是家里的姐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你就不能理解理解妈妈?让着点弟弟?”
最后,两个人都搞得精疲力尽,女儿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后来,还是我妈严厉地批评了我,她说,二胎家庭最忌讳的,就是把“懂事”的重担全推到老大的头上。
大宝也是孩子,只是因为是哥哥姐姐,所以就得乖巧懂事、就得让着小的,长期在这种落差下生活,根本不能激发两个孩子亲密友爱的感情,只会把他们拉到互相对立甚至敌视的立场上去。
想让孩子“懂事”,绝不能只靠爸妈口头的训斥,而是要多多给他们创造亲密的生活环境,才能激发起大宝的成就感和保护欲呢。
胡可之前说,生二胎小鱼儿时,哥哥安吉对此很是排斥,胡可经常教育他:要让着弟弟,保护弟弟,不能欺负弟弟。
结果,有一次胡可又一次训斥了安吉之后,安吉跑到弟弟面前,愤愤地对弟弟说:“我现在这么惨,都是你害的”。
胡可听到这句话,惊呆了。她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才会导致老大说出这样的话。
从此之后,她不再要求哥哥凡事都让着弟弟,而是试着让哥哥加入到养育弟弟成长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引导安吉教小鱼儿刷牙、洗脸、吃饭、系鞋带,让他教导弟弟的成就感,逐渐取代了心中的负面情绪。
同时,她也在一直教导弟弟要尊重、爱护哥哥。带着弟弟出去上节目,临走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弟弟给哥哥买一份玩具当礼物。
慢慢地,她发现孩子们的关系融洽了很多。
有一次,哥哥和弟弟打闹,抢了弟弟的玩具,弟弟哇哇大哭,但是他发现,妈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赶过来哄着他,就自己找了个玩具玩起来。
弟弟找玩具的过程中,哥哥一直在旁边看着,然后他把自己抢来的玩具,又默默地还到了弟弟手里。
看到这样的改变,胡可非常欣慰,也非常感动。
这样的做法,比起一味训斥让大宝“懂事”“谦让”,是不是要好很多呢?
5 - FIFTH -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二胎父母尽量应该在各种机会和场合中,让孩子知道,他们和兄弟姐妹们的关系是很亲密友善的。
她说:“孩子的善意和恶意,都有强大的繁殖功能,就看家长们刺激、培养的是哪一种。”
二胎家庭要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往往更多,但处理好了,收获的也是双倍的甜蜜和幸福。
希望每个二胎家庭,都能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为将来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