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北京法医探案纪实:藏在编织袋里的男尸

北京法医探案纪实:藏在编织袋里的男尸

本文来源: 法治进行时微信公众号



今天要说的这个事发生在1998年的12月中旬,当时,有人在西城、海淀的一些胡同里、便道边上,捡到被人丢弃的编织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部分人体组织,惨不忍睹,死者是谁,警方又如何找到凶手?


发现尸块的地点分布在海淀、西城等地,周围环境各不相同,既有僻静的胡同,也有繁华的街道.案件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侦查员立即展开了调查,然而有价值的线索却寥寥无几,发现尸块的地点都是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没有人记得是谁丢弃的包裹。侦查员将这些尸块送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希望法医能够从中寻找线索。


这些被陆续发现了尸块,有人体的四肢、躯干,但是却没有被害人的头颅。


虽然这些出现在不同地点的包裹各式各样,但是里面的尸块却有着类似的特征。法医决定利用DNA技术对尸块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他们是不是来自同一个死者。


经法医鉴定,这些尸块属于同一名死者。据此侦查员开始对这四起案件做并案侦查,那么被害人是谁?凶手又是什么人呢?据法医分析,这很有可能是一起谋杀案。凶手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


鉴定结果显示,死者是一名中年男子,身高大约1米7多,死亡时间应该是在1998年12月9号。根据这些线索,侦察员开始在全区的走失人口信息中进行查找,并最终发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失踪者。


根据吴某的家属反映,12月9号下午吴某还在单位上班,可是在下班以后家人就和他失去了联系,同事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那么吴某到底是不是这起碎尸案的被害人呢?


利用DNA鉴定技术,法医可以准确的推断出死者的身份。通常是对死者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属进行DNA鉴定,然后与死者的DNA数据进行比对,这种技术在法医里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NA鉴定结果表明,死者就是在12月9号失踪的吴某。吴某是一名聋哑人,遇害是37岁,在一家化妆品厂工作,同事们都反应说,吴某平时是老实巴交,交友的圈子也比较小,没听说他在厂里和谁闹过别扭,那么,谁会对他下手这么狠呢?


根据法医的分析,侦查员对吴某的社会关系展开了调查,尤其是曾经和吴某有过矛盾的人,更是侦查重点。


吴某是一名聋哑人,遇害是37岁,他所在的化妆品厂是一家福利企业。根据同事们反映,吴某老师老实巴交,在厂里没有和谁闹别扭,而且吴某的生活圈子也十分简单,下班就回家带孩子做饭。无论是吴某的同事还是他的街坊邻居,都没有人会想到吴某会给人害死了,而且还死得这么惨。

根据以往的经验,杀害吴某并肢解尸体的应该是他的熟人,然而侦查员在调查中却没有发现突出的线索,直到案发后一个多月,吴某的一位同事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最后见过吴某的人是一对夫妇,男的姓刘,女的姓张,他们也是聋哑人。1985年他们和吴某一起被分配到这家工厂,在同一个车间干了十几年。据同事们反映,刘某的脾气不太好,经常和妻子打架,但是却没有发现他和死者吴某有过什么过节。

1998年的12月9号,吴某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和刘某夫妇一起离开工厂,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细致的办案民警发现,吴某要回家从厂子里出门应该往东走,可当天他却是往西骑的车,那么,当天他去哪了?办案人员把调查的重点落在了同事刘某夫妇身上,搜查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现。


在刘某家客厅里,找到了微量的可疑血迹,这一发现让侦查员格外兴奋。尽管这些血迹分布得十分隐蔽,而且数量很少,但是法医们相信这很可能就是破案的关键证据。


鉴定结果显示,刘某家中发现的血迹,正是死者吴某所留。侦查员立即传讯了刘某夫妇


经过讯问,刘某夫妇承认了合谋杀害吴某的犯罪事实。

刘某夫妇为什么要杀害吴某?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据刘某交代,事情的起因是10年前的一段恩怨情仇。据女嫌疑人说她被死者吴某欺负过,发生性关系以后,就把她甩了。


至此案情水落石出,根据刘某夫妇的供述,他们对吴某早就怀恨在心,一直想寻找机会报复,但表面上他们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吴某的仇恨,直到10多年后,刘某邀请吴某去家里吃饭,毫无防备的吴某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是一场鸿门宴。

一场密谋已久的报复,让两个家庭的命运就此改变,一口气忍了十年?或许嫌疑人刘某信守的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信条,可关键是怎么理解这个“报仇”,刘某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用暴力解决,不但没有报仇,反而让自己失去了自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16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