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耳背,常常要说几遍或者说的大声点他才能听见。
小孩子没有耐心,几次过后,要么对着爷爷大喊大叫,要么对他不理不睬,实在不耐烦了甚至还会对爷爷说出不敬之语。奶奶见了,非但不管,还当做笑料。老二胆小,但见老大没有受到惩罚,就也跟着学了起来。
这天,老二正对着爷爷声嘶力竭的吼叫,正好妈妈从外面回来,撞了个正着。询问过后,立即告诉老二这是个错误的行为,同时也把老大叫到跟前进行批评教育并告诉奶奶,孩子犯错时要立即制止,沉默就是鼓励他犯错,是在害他不是爱他。
原本以为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可是晚上,妈妈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了。她想,孩子难道就会就此改正,永不再犯吗?她得不到肯定的答案。这是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呢?也许是。那为什么不试试呢?想到这,妈妈兴奋得从被窝里坐了起来,在心里盘算着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把两个孩子从被窝里叫了起来,再次询问起昨天的事情。
孩子们都以为妈妈在翻旧账,委屈地低下了小脑袋。妈妈见状,赶忙解释自己没有批评他们的意思,而是在跟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妈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终于敞开了心扉,说是因为爷爷老是听不见太烦人了才会那样。
妈妈问:“是爷爷故意装听不见的吗?”
孩子答:“不是。”
妈妈说:“爷爷年纪大了,再加上耳朵有点疾病,所以耳背,并不是他能听见而故意装听不见。妈妈问你们‘如果让你们一天听不见声音你们会怎么样?’”
孩子们装作惊恐道:“可能会发疯吧。”
妈妈说:“让你们一天听不到声音,你们就想象到自己可能会发疯,爷爷都这么多年了,他是不是很痛苦,你们还这样对待他,是不是有点过分?”
孩子们缓缓低下了头。
妈妈接着说:“除了不能理解别人,你们还很没有耐心,没有耐心是做不好事情的。为了培养你们的耐心,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孩子们听说要做游戏,又慢慢地抬起了头,眼里充满期待地望着他们的妈妈。
妈妈自然懂他们的意思,于是说:“游戏以21天为一个周期,中间不能断,如果断了,就从断的那天再来21天,挑战成功后,妈妈会满足你们每人一个愿望,可以随便提,但是要合理。”
孩子们都迫不及待了,他想要这个,他想要那个。
“你们不问问我们要做,什么游戏吗?”妈妈问道。
“什么呀?”孩子们问。
“很简单,就是心平气和的跟爷爷说话,注意关键词是‘心平气和’和‘说话’,两者缺一不可,你们要互相监督,为了防止作弊,我和奶奶也会作为观察员时刻注意你们的举动,但是妈妈相信你们都会自觉地去完成,不会做小动作的。”
游戏开始了,可想而知过程并不顺利,第二天就中断了,于是重新开始,再中断,再开始,再中断,再开始……
不知过了多少天,妈妈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高兴地告诉他们游戏结束了,他们成功了,于是把他们想要的东西交到了他们的手里面,孩子们高兴坏了,赶忙要去拆。
妈妈把他们搂到怀里说:“这不仅仅是个游戏,妈妈想让你们知道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还要持之以恒,21天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妈妈相信你们能够做到,告诉妈妈,你们能吗?”
“能”孩子们斩钉截铁。
妈妈欣慰的看着他们,泪水在眼眶打转,暖暖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4991.html